寓居特区的新安画派传人梦廻新安汪友农

汪友农,年生于安徽南陵,中国美木家协会会员。汪友农一生钟爱文学艺术,擅诗词,精翰墨,懂鉴赏,喜收藏,曾师从现代著名女词人丁宁和国画大师黄叶村,青年时代还曾受过岭南画派名家黎雄才先生的指导,在中国画方面用功深厚。上世纪七十年代从事主题创作,作品《重任在肩》、《稻是队里的》获得广泛好评,其中《重任在肩》曾作为年画由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八十年代开始投入极大的精力宣传推介新安画派代表画家黄叶村的中国画艺术,曾主编《中国近现代名家黄叶村》(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和《黄叶村画选》(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晚年随子女客居深圳。汪友农先生毕生潜心于中国画的研究与创作,尤其致力于传承新安画派文脉,博采众家之长,已形成自己鲜明艺术语言与风格,是一位卓有成就、德艺双馨的当代文人画家。年2月因病在深圳去世。

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深圳的文化艺术也鲜明地体现出移民城市的特征,如百川汇海,各种地域、各种风格、各种流派的艺术争奇斗艳,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其中不乏全国各地已卓有成就的艺术家们,在离退休后选择寓居深圳,在特区继续从事自己的艺术创作;这一时期他们抛开了繁重的工作压力,也远离了世俗的纷纷扰扰,安于心而勤于艺,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往往能拿出令人叹服的艺术佳作,他们的艺术呈现也当然是深圳艺术的重要特色与有机组成部分。作为深圳特区的美术机构,也有责任发现并推介这样一群艺术的耕耘者与理想的守望者。

汪友农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寓居特区多年成果斐然的艺术家。由于对自己期许很高,要求甚严,汪先生对于自己十余年来在新文人画领域的探索,特别是对新安画派风格的研究几乎从未系统地展览或出版过,部分作品是在病逝前匆匆补题款识,还有一些作品尚未完成;经过家属的初步梳理,可以看出一位老艺术家潜心于传统水墨画艺术研究数十年筚路蓝缕的心路历程,是研究传统艺术当代传承的一个生动案例。

在此次展览中涉及到汪友农先生一生的艺术创作,其在中国画领域的创作实践大体分三大部分:

1.早年的主题创作。这部分作品是他60-70年代所作,以水墨写实的手法进行人物画创作,其中年创作的中国画《重任在肩》(又名《立志务农》)作为年画由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分作品数量较少,但却是汪先生进入美术领域的关键阶段。

2.山水画的学习与创作。山水画是汪友农先生最重要的题材,几乎贯穿了他的一生,也是取得成就最大的领域。按薛永年先生的论述,汪先生的山水画分三类,一类是写生之作,另一类是临古之作,第三类是创作。中晚年主要受新安画派画家黄叶村的影响,“回归了新安派传统,走上尊写意、尚造境、重临写、讲笔墨的道路。”(薛永年语)

这部分作品是展览的主体,将按其类型与风格分类呈现。

3.花鸟画的研习与创作。汪友农先生的花鸟画仅次于山水,也是他很着力的题材。早期受黄叶村的影响,多画四君子,花鸟禽兽等,后期研习海派写意,逐步形成自己色彩浓艳的特色。这些作品大多保持着传统图式,与传统文人的生活雅趣相呼应。

目前汪友农先生的大型作品集已由人民美术出版社于今年5月出版,汪友农中国画艺术展将于今年6月24日-7月3日在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举行。该展览由深圳市文联、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和本馆共同主办,共展出汪先生早年主题创作、山水、花鸟等系列作品余件。

开幕现场: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较好的医院
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效果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anxianzx.com/xajq/12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