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作协会员、中国美协会员、安徽省新安画院院长、安徽省美协副主席滋芜著的《扬州八怪题画诗考释》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扬州八怪题画诗考释》武汉大学出版社滋芜著
“扬州八怪”系清代活跃在扬州的有着鲜明个性的艺术家群体。他们的文学修养较高,多数题画诗中用典较多、词义隐晦。该书作者历十数年,广查典籍,结合文字学、训诂学、考古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统计学等各方知识,研究了扬州八怪的题画诗,从点上进,从面中出,给中国美术史研究注入新的视点、新的考证。该书约为50万字,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八怪”的题画诗为切入点,旁及文学、绘画、书法、艺术观、思想史以及其他方面,坚持以点带面。一方面注意填补面的空白,加强点的立体感,减少片面性;另一方面对点进行更深入研究,把对扬州八怪的研究继续引向深入,挖掘、继承和发扬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为广大研究者提供比较系统、完备的资料。
《题香菱》纸本水墨.5cm×.6cm《暗香》纸本水墨.7cm×.5cm该书作者、编审滋芜,又名朱志武,年7月生,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人。教授、美术学博导,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先后任政协第九至十二届安徽省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八次、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安徽省政协文史委委员,《美术教育研究》学术期刊主编,安徽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等多所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特聘教授、客座教授,安徽省新安画院院长,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其代表作有《老家的古树》《新房·新娘·初吻》《柳林》《大地情》《祖国万岁》《春归来》《献瑞》等。主要著作有《中国绘画史》《中国美术批评史》《滋芜画集》《一秋集》《历代黄山图题画诗考释》《滋芜绘画作品选集》《西窗月色》《扬州八怪题画诗考释》等。其擅长绘画创作及美术史论研究,精通诗书画印,为人率真、高风跨俗。其画作以歌颂劳动美、生活美、自然美为主旨。
滋芜先生(左)与刘江先生(右)
滋芜先生(左)与王伯敏先生(右)年4月、年4月、年6月,分别在武汉东湖国宾馆、上海图书馆和广州广东省文联艺术馆举办“与造物者游——滋芜画展”“大地情——滋芜画展”“苍穹之间——滋芜广州画展”,共展出作品余幅,获得巨大成功,轰动江城、申城、羊城。《人民日报》《文艺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文汇报》《解放日报》《湖北日报》《安徽日报》《南方日报》《中国书画报》《美术报》《楚天都市报》《新民晚报》《新安晚报》《新快报》、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解放网、中安在线等均作了报道。滋芜先生不负光荫,甘坐冷板凳,用心把前清扬州画派题画诗及画跋梳理的十分清晰,形成《扬州八怪题画诗考释》这需要很深的古汉语真功夫。十年磨一剑,出鞘见文锋。《扬州八怪题画诗考释》成书后,洋洋洒洒通版万言书前言自序,更是一篇优秀的博士后论文,被《文艺报》《澎湃新闻·古代艺术》等全文推荐给读者。武汉大学出版社《扬州八怪题画诗考释》的出版,同时填补了中国美术史上的某一处空白,读本深受美术爱好者及大学院校师生喜欢。该书已列入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图馆馆配目录,武汉大学出版社即将推出第一版第二次印刷上市。
《乡情牧趣》纸本水墨.7cm×cm
《诗仙》纸本水墨cm×cm
《养在窝里人、猫》纸本水墨cm×cm
滋芜先生说:“人老了,反而觉得自己懂得太少,画画和写文章、尤其是考释文辞,胆子会越來越小。做学问可以识字不多,但尽量用字正确,释义不错。”滋芜先生以此为座右铭,来修行自己。
《古今愉心·谷雨》纸本水墨.5cm×.5cm《心香浮春》纸本水墨cm×.7cm滋芜先生谈道关于扬州八怪题画诗中的吴越古语,淮扬方言、汉阳腔、闽粵等俚语,认为以现代汉语来解读是行不通的,它又区別于远古先秦時期的方言、俚语。《诗经·风雅颂》通假字通篇不止,我在甄别、求证、注释《扬州八怪题画诗考释》时,注意到这个很难确定对错的现象。滋芜先生还例举历史上还有两个大朝代,即元朝和清朝。由于历史上文字狱弘法的关系,他们的诗书画跋对通假字运用较多,意图也比较复杂。尤其是今天以陈寅恪先生正史不足、戏文看,小说取,野史找,俚语补,风俗民情方言图本存的学术观点来重读《扬州八怪题画诗考释》,还有措涉到的《诗经·风雅颂》及《楚辞》。先秦時期的通假字、俚语,往往是假借假、假借错而言真、言气节,它们是现代汉语不可到达的对或错区划所能体会到的优秀文化成果,研究开来,都是好东西。所以春秋战国涌现出诸子百家构成今天华夏文明的要素之一,几千年来被我们的炎黄子孙当以风騷引领世界文明而讨得一片言好的口彩。《扬州八怪题画诗考释》,正是以这种文化做表率,这些中华儿女为之骄傲的优秀唱本、读本,正是一个时代巧借这个里边的俚语、通假,构成生活、自然、劳动优美的精神图腾,这些优秀的作品,它们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火种,成为一个时代文明的历史印记,成为华夏文化灿烂经典读本。
《花祭》纸本水墨cm×.7cm据悉,该书出版后,获得大学院校以及行业内诸多专家学者的好评。他们认为研究‘扬州八怪’者不可不读该书,其出版意义非凡。
《魏晋之风》纸本水墨cm×52.2cm撰文:姚大勇(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编辑/排版:李燕清
图片/资料来源:艺术家
?本文原刊于《画廊》杂志第期,文章版权归?GALLERY所有,转载授权请联系后台。?《画廊》杂志长期对外征集当代艺术类原创文章,形式不限,欢迎投稿!编辑部邮箱:hl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