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搜狐焦点深圳宋丁视点作者宋丁
近日,深圳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及年一季度经济成绩单陆续公布。其中,3大重要数据同时出现缩水。
深圳,简称“深”,别称鹏城,是广东省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超大城市,G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
截至年末,全市下辖9个区,总面积.47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9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8万人,其中常住户籍人口.78万人,常住非户籍人口.10万人。
深圳地处中国华南地区、广东南部、珠江口东岸,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隔深圳河与香港相连,是粤港澳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国家物流枢纽、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中国三大全国性金融中心之一,并全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深圳水陆空铁口岸俱全,是中国拥有口岸数量最多、出入境人员最多、车流量最大的口岸城市。
深圳之名始见史籍于明朝永乐八年(年),清朝初年建墟。年成立深圳市,年成为中国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新兴移民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被誉为“中国硅谷”。深圳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外贸出口、海洋运输、创意文化等多方面占有重要地位,也在中国的制度创新、扩大开放等方面肩负着试验和示范的重要使命。
这些数据多年来一直都是稳步增长,现突然同时出现缩水。这3个重要数据是:深圳小学招生数、深圳移动通信人数、深圳本外币存款余额。
1:先来看小学招生数。
年,深圳各小学招生19.07万人,同比下降了6.5%。年小学招生20.4万人,同比下降了1%。
小学招生以及小学在校生数量,是观察一个城市人口增长以及城市活力的重要指标。小学生多,意味着三四十岁的成年人多,意味着年轻的就业者多、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大、有更强的活力。
深圳多年来小学生人数一直在增长,从年到年,深圳小学在校人数由58.59万人增加到.8万人,增幅为75.5%,增量和总量都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一。然而,这种增长势头已经在年开始反转,年更是出现6.5%的同比下降。
2:移动通信人数。
深圳年末移动电话用户为.07万户,比年末的.5万户减少了万多户,降幅为7.49%。与此同时,固定电话用户从年末的.8万户减少到年末的.84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从年末的.5万户减少到年末的.51万户。
3:本外币存款余额。
截至年3月末,深圳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存款余额.04亿元,比年2月末的.22亿元环比下降了.18亿元,降幅为1.79%。
一个城市是否有底蕴、有前景、有活力,除了创新能力外,从要素方面看,关键是人口、资金,是否在稳定增长。
小学在校生数量、移动通信人数,折射的正是人口数量,本外币存款余额反映的是资金总量和实力。
长期以来,深圳经济之所以能够保持稳步和较快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口和资金实力的不断增长。当上述三大重要数据同时出现下降的时候,深圳经济是否要出现下滑或萎缩呢?
今年一季度,全国GDP同比增长为18.3%,两年平均增长5.0%。
广州的同比增长更是达到19.5%,两年平均增长5.6%。
深圳同比增长仅为17.1%,两年平均增长4.6%。
小学在校生数量和移动通信人数的减少应该和下面几个因素相关:
一是去年以来的疫情,使得一部分返回原籍的人没有回到深圳。
二是深圳房价高企,生活工作成本偏高,让一部分企业和家庭感觉压力大,这几年来一直在迁离深圳。
三是深圳中小学学位缺口很大,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就学需要。
从小学数量看,年是所,到年反而降为所,而小学生数量增加了近一倍,学校学位严重不足,导致一部分家庭把孩子送回原籍上学;四是常住人口以外的实际管控人口流动性相对较大,他们的流失会带走移动通信流量。
小学在校生数量减少和移动通信人数减少,应该是特殊时期的特别现象,不代表深圳的本底人口流动趋势。总的看,深圳人口在未来十年主流仍然是净增长,相应的小学在校生数量和移动通信人数也会保持高位及适量增长,但估计每年净增几十万这样的情况,会逐步减弱。
有一组很有价值的数据,可证明深圳的人口向上流动趋势:年北大和清华的毕业生中分别有32%和26%来了深圳。
从年开始,中国排名前20的大学,每年有超过20%的毕业生来到深圳。表明深圳的吸引力仍然很强,特别是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更加凸显,这反映了深圳城市的升级趋势和高质量发展的态势。
本外币存款余额的环比下降,应主要受到二手房参考价政策的影响,部分投机性资金撤离的表现。这也好,让深圳的资金面过滤掉那些泡沫成分,将来会走得更加坚实稳定,相信这种负增长局面不会持续很久,到年底深圳的本外币存款余额会进一步增长,以应对深圳日益增长的高端产业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迫切需要。
三大重要数据负增长现象的出现,会引起高层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