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肘关节尺神经卡压
肘部尺神经卡压是上肢神经卡压常见的综合征,其发病率仅次于腕管综合征。患者常常表现为开锁、使用锤子。持钓鱼竿出现困难等症状。二,肘关节尺神经卡压发病的原因及病理尺神经主要由来自C8和T1的脊神经纤维组成,部分人群C7的神经纤维也参与尺神经的组成,发自臂丛内侧束,在腋动、静脉之间出自腋窝,沿肱二头肌内侧缘伴肱动脉下行,至臂中穿内侧肌间隔至臂后面,再下行穿过内上髁后面的尺神经沟,在此处,其位置表浅。尺神经在前臂尺侧腕屈肌深面伴尺动脉下行,至桡腕关节上方发出尺神经手背支,本干下行经豌豆骨桡侧分为浅支、深支入手掌。在肘部,尺神经由上臂下端肱三头肌内侧头穿出后,随即进入肘关节髁后窝。髁后窝是一个由肱骨内上髁和尺骨鹰嘴组成的弯曲骨性凹槽。走行经过肘关节后,尺神经随即穿入尺侧腕屈肌下方,继续下行骨性髁后窝下方区域称为肘尺管,其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由连接尺侧腕屈肌近端两肌腱及覆盖于尺神经上方的腱膜组成。第二部分是尺神经在尺侧腕屈肌两个头之间及下方走行的区域。在约75%的人群中,尺侧腕屈肌之间的腱膜组织非常厚,被称为Osborne韧带,其可造成尺神经压迫。当肘关节屈曲时,上述尺侧腕屈肌腱膜张力增加,有可能使走行于其下方的尺神经受到挤压。此外,当尺侧腕屈肌收缩时,尺神经也容易在上述靠远端的肘管第二部分受到挤压。具体来说,最易发生卡压的部位主要有以下几处。1:内上髁沟/鹰嘴沟内上髁沟是一个骨纤维性沟,前界为内上髁,外界为鹰嘴和尺肱韧带,内界为纤维腱膜性结构。这个部位的卡压原因可分为3类沟内病变:包括骨折块,关节炎骨刺,骨肥大,软组织肿瘤,囊肿,骨软骨瘤,创伤后血肿,血友病性血肿等等。沟外因素:是指长时间、经常反复用肘关节,尤其是屈曲关节的情况。如热爱骑行的人,经常弯着肘扶在自行车把上,尤其是长时间骑行后,导致尺神经卡压。使神经易于脱位的因素:一些异常结构因素使神经在屈肘时易于前移脱位,伸肘时又回复原位。神经可以滑脱至内上髁上方或前方。例如一些畸形因素,如神经沟表面的纤维腱膜结构先天性松弛或腱膜撕裂,先天性滑车发育不全,内上髁创伤性畸形。2:尺侧腕屈肌的肱骨头和尺骨头之间的肘管基底为肘内侧副韧带,顶为与内上髁沟纤维腱膜性结构相延续的纤维带(名为三角韧带)。尽管目前肘管综合征指的是肘部任意处的卡压,狭义的“肘管”应是指这个特殊部位。屈肘时,三角韧带被牵拉发生紧张,而位于基底的内侧副韧带松弛、褶皱,造成肘管狭窄,发生神经卡压。肘管断面形状于伸肘时是椭圆形,屈肘时变扁。屈肘时肘管内压增加7倍,如果同时有尺侧腕屈肌收缩,会导致内压增加超过20倍。这些因素造成了神经的机械性变形和神经内灌注的改变。3:Struthers弓(近端)至内上髁(远端)Struthers弓是肘管近端肱三头肌内侧头与喙肱肌之间的深筋膜增厚部位。Struthers弓的出现易导致尺神经卡压。不出现Struthers弓时,内侧肌间隔可造成卡压(常见于尺神经向前脱位和手术前移时没有充分切除内侧肌间隔)。肱三头肌内侧头也可造成卡压(如果肱三头肌肌肉肥大,会造成摩擦性神经炎)。4:内上髁周围当肱骨髁上骨折和外髁骨折后的肘外翻畸形会导致肱骨骨折后的尺神经病变。5:穿出尺侧腕屈肌处神经从肘管处进入尺侧腕屈肌,在肌内走行10cm左右,穿出筋膜层,位于屈指深、浅层肌肉之间。穿出点可被筋膜组织卡压。正常情况下,肘关节活动时,尺神经于内上髁近侧可运动10mm左右的距离,内上髁远侧有6mm左右的活动距离。屈肘时,神经本身可以牵长4.7mm,肩外展、外旋并伸腕时可以牵的更长。在整个神经行程中,任何一处瘢痕限制神经正常的滑动而导致神经滑动受限均可造成牵拉损伤。三,肘关节尺神经卡压的临床症状及检查尺神经卡压后的损伤,会导致三方面受损。
1、尺神经支配感觉区域消失
尺神经损伤后,手的尺侧、小指全部、环指尺侧感觉均消失。
2、尺神经支配肌节灵活性降低
各手指不能内收外展,夹纸试验阳性。拇指和食指不能对掌成完好的“O”形,此两指对捏试验显示无力,是由于内收拇肌瘫痪、不能稳定拇指掌指关节所致。小指与拇指对捏障碍。因手内肌瘫痪,手的握力减少约50%,并失去手的灵活性。
3、尺神经支配的肌肉活动迟缓
尺神经在肘上损伤,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瘫痪、萎缩,不能向尺侧屈腕及屈环小指远侧指关节。手指平放时,小指不能爬桌面。手内肌广泛瘫痪,小鱼际、骨间肌及第3、4蚓状肌、拇内收肌及屈拇短肌内侧头均瘫痪。
具体到临床表现来说,患者常常感到尺神经单一分布区皮肤麻木,不适。加重时,尺侧腕屈肌及环、小指的指深屈肌肌力减弱。严重者出现爪形手畸形,夹纸试验阳性,肘部尺神经沟处近端尺神经变得粗大,局部叩击尺神经可有过敏现象。
一旦通过临床症状确认了尺神经的损害或者怀疑以上临床综合征,那么就需要肌电图和MRI或超声图像来准确定位具体的肘关节的解剖位置和神经卡点的原因。
四,肘关节尺神经卡压的治疗本病的治疗,还是主要以非手术的保守治疗为主,炎症期症状及疼痛明显者,可运用中药方剂外敷并配合非甾体抗炎药物以及神经营养药物,必要时可考虑局部药物注射以消炎镇痛,修复神经功能,炎症消除后则主要以伤科手法,松解肘关节及其周边肌肉,韧带等软组织(主要有肱三头肌下端肌腱,啄肱肌,尺侧腕屈肌及指浅深屈肌上端肌腱,以及三角韧带,内侧副韧带等),根据具体卡压点来选择重点松解部位。调整神经走行区域结构的压力与张力的平衡,以达到增加神经走行空间,解除卡压从而消除症状,治愈本病的目的。
如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症状持续甚至加重,可考虑进行手术松解,但术后仍需伤科手法整复以理顺肘部周边软组织,防止形成反复卡压。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关于身体损伤的更多问题,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