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12点回家摘掉假肢,他继续工作到凌晨

北京手足癣哪里医院好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117/8598844.html

在德清县新安镇便民服务中心的窗口,有一个看似与普通人无异的工作人员,他一天16个小时,基本上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并不是因为工作有多清闲,而是这位右小腿截肢的残疾人工作人员,在力所能及的基础上,为抗击疫情做着幕后工作。

他叫鲍叶海,男,年5月出生,是德清县新安镇社会事务办工作人员,自全国疫情多点爆发以来,他始终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每天参与整理疫情排摸数据、核实人员信息、协调集中隔离带点等工作,同时做好残联、慈善、医保、窗口服务等本职工作,还主动承担精密智控平台操作。

19岁那年,鲍叶海在一次企业实习的意外事件中,失去了右小腿,此后,一直依靠假肢行动。“正常走路跟常人基本上没有太大差别,但是走路超过1公里,腿就会开始疼痛,假肢和腿部结合的地方也会磨破,所以不能长时间走路。”鲍叶海说。

尽管工作局限在小小的办公桌前,但工作量却早已超越办公桌的范围。管控人员录入、境外人员转运、健康监测人员打卡等环节都要做到精准,不允许出任何差错。每天8点半上班后,一直要持续到深夜12点。12点过后,鲍叶海一般会选择回家继续办公。

“因为假肢不能长时间佩戴,一般16个小时就是极限了,时间长了腿闷在里面,皮肤会长小疹子。”深夜12点,鲍叶海起身回家,这时候,他总会感觉腿胀胀的,每走一步都有些吃力。“回家之后,摘掉假肢,继续办公,经常持续到凌晨2点。”

由于每天都要系统更新上报排摸管控表,不管周末还是节假日,鲍叶海总会出现在单位,有时候他直接把11岁的儿子接到单位,和他一起加班。“家里只有他奶奶一个人,老人也不懂辅导功课,所以我只好把儿子带到单位里面,工作之余,顺便辅导一下作业。”鲍叶海说,4年前父亲去世,现如今,只有他和母亲以及儿子三个人生活在一起。

有时候他加班回去还会给儿子辅导作业。但他却说:没关系,这不算什么,孩子会理解的。尽管是一位行动不方便的残疾人,但他从不把这当借口,敬业值守。

鲍叶海说,疫情防控期间,手机24小时不离身,一接到数据核查任务,就要紧急核查,晚上睡觉也睡得不很安稳。管控人员录入、境外人员转运、健康监测人员打卡等环节都要做到精准,不允许出任何差错。

从疫情发生的这3年来,他每天整理数据上报上级,过年过节都是一样,精密智控平台是实时更新的,同时还兼顾一个基层数据管理平台,每天晚上12点前上报6个表(重点地区来德人员情况表,计划入境情况表,境外返浙人员情况表,尚在境外人员情况表,入境人员完成隔离后赴省外人员情况表,管控人员情况表)。

虽不在疫情防控最前沿,但披星戴月、昼夜在岗;虽不直面疫情,却争分夺秒统计数据、核实信息、联系转运人员。看似波澜不惊的工作,但鲍叶海也是抗疫的幕后奉献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anxianzx.com/xajj/11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