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何加快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以高质量养老服务,让乡村老人安度晚年?新安县南李村镇积极回应群众所思所盼,探索构建“”乡村养老体系,通过打造四种养老模式、健全五项服务功能、引入市场运营机制等,让养老服务有智慧有温度,稳稳托起老人幸福晚年,一幅高品质养老生活的新图景在该镇徐徐展开。
打造四种养老模式提高乡村养老“保障力”
“你看俺们在‘福寿居’里,有吃、有喝、有地方住,冬天冻不着、夏天热不着,还有人照顾着,日子过得多幸福呀……”秋日午后阳光正暖,在南李村镇懈寺村“福寿居”,10余名老人聚在一起,悠闲地唠着家常,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大伙儿都说,住在这儿很得劲,鸟语花香、空气清新,心情自然不错。
新安县南李村镇下辖31个村(社区),总人口3.6万,全镇60岁以上老年人人,老龄化率17.58%,养老服务需求逐年攀升。该镇结合镇域特点,加快形成以区域集中养老服务中心集中供养、懈寺模式集中养老互助站自助养老、助老小灶暨村级助老服务点、居家养老床位为支柱的农村新型养老服务模式。
该镇区域集中养老服务中心突出兜底保障服务功能,重点收住全镇特困供养老人,同时收住社会老人15人。懈寺模式集中互助养老服务站,突出“集中、互助、公益、自治”四项属性,使乡村老人变“独居”为“群居”,实现“养老不离土,离家不离村”。村级助老服务点突出公益和自助、便捷和实用原则,让老年人就地、就近享受生活照料、饮食助餐、文化活动、医疗保健等养老服务,有效解决乡村养老难、养老贵问题。家庭养老床位突出社会合作、专业服务,通过与镇卫生院和专业养老机构合作,实现养老床位设在家、把专业服务送到家,打通乡村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该镇共建成区域集中养老服务中心1个,集中互助养老服务站4个,村级居家助老服务点17个,设置家庭养老床位张,服务镇域老人人,基本实现养老全覆盖。
健全五项服务功能提升全民助老“向心力”
10月23日,南李村镇十里村村级助老服务点内锣鼓喧天,热闹非凡,老人们齐聚一堂,庆祝重阳佳节,志愿者为老人送上了精彩的文艺演出,小院里不时传出阵阵欢声笑语,场面温馨和谐。同样,在该镇仙桃村乡里中心,村两委为老人们准备了“敬老宴”,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尝美味,同叙家常、共度佳节,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今年的重阳节,该镇以乡里中心和集中互助养老服务站、村级助老服务点为平台,凝聚文化合作社、志愿服务队、本地乡贤等各方力量,通过节目表演、健康义诊、政策宣传、爱心助餐、物资捐赠等多种形式,让老人们切实感受到党和社会的关心和爱护。
该镇通过健全“五项服务机制”,提升全民助老的“向心力”。建立党员“1+N”服务机制,由党员干部与本村老人结对帮扶,常态化上门走访、助老解难;建立“时间银行”志愿服务机制,由镇团委、妇联牵头,组织志愿者到养老服务中心为老人进行卫生保洁、爱心义剪、送文艺演出等活动,并将志愿者的服务次数和服务时间进行累积,作为考评表彰的一项参考依据。
今年以来,镇村两级志愿者服务次数超次,服务时间累积超小时;建立“村助老服务点+村卫生室”服务机制,明确分包村干部作为就医联系人,承担日常走访和就医联系对接服务,确保老人“生活有人问、生病有人理”;配齐配强护工队伍,从退休机关干部、老村干部、公益性岗位中遴选责任心强、专业素质高的人员组建护工队伍,并建立护工培训机制,利用“技能新安”平台,积极为区域养老中心护工开展康复医养、健康饮食等技能培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建立乡贤爱心助老机制,积极引导乡贤开展爱心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