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汉函谷关守望千年的忠心哨兵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一曲《缘分一道桥》将这首既是诗句如今又是歌词的千古名篇唱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其中汉时关讲的便是如今位处新安县的汉函谷关,懂行的看官可能会觉得有些奇怪,函谷关作为秦胜六国的主战场,不是在更靠西边的灵宝么?怎么跑到新安去了。要想了解这其中奥妙,就要从汉武帝时期一个叫做杨仆的人说起了。杨仆是西汉时期的楼船将军,放到今天来讲,也就是我们的海军统领。这个人可是不简单,在他任职时期,恰逢南越发生叛乱,造反可是大事,就算杀伤力不强,也是侮辱性极大,汉武帝一怒之下就派杨仆南下,去平复叛乱。这杨仆也是憋着劲,领命之后一南下闷头就是打,一年多里打遍了广州、香港、珠海、深圳、和海南岛等大片土地,战功赫赫,可谓是朝廷的大功臣。可也许是杨仆自己就像史官司马迁说他的:楼船纵欲,怠傲失惑。一样,行为上有些不端正,也许是他皇帝老儿做事情不地道,在论功行赏分封土地的时候,汉武帝把关中的地盘分的是干干净净,却唯独落下杨仆,更过分的是汉武帝事后还不忘对杨仆补刀:关中没地方啦,你就做个关外侯算了.给杨仆封了个关外侯的名号,这可算不得什么光彩事,况且自古以来皆是事不患寡而患不均,更别说他杨仆立的有汗马功劳,自然是气不过,但又不敢和皇上唱反调,尤其是汉武帝这么个武德充沛的打架皇上.杨仆就想了个妙招,用扩大关中地盘,加强对关东控制的理由向皇上申请把函谷关往自己家-------也就是新安县,挪上那么一挪,这刚好也与汉武帝的政治需要相应和,就同意了他。经过这样子的曲线救国,虽然杨仆在地位上并没有实质上的晋升,但至少算落了个关内侯的口实,新安县的汉函谷关,就这么建起来了。战争时期汉函谷关自然是抵御外敌的重装要塞,但在和平年代汉函谷关还另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丝绸之路的第一关,也就是相当于现如今我国的港澳台等地,是对外贸易的重点对象。有文物为证,仅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在汉函谷关出土了三彩男胡俑,波斯的金币等等西域文物,可见承载者两京官道汉函谷关的新安在汉代也可谓是国际化的大都市了。汉函谷关迄今为止在这片土地上屹立了两千余年,不只是丰富的文物资源,其本身就是一件古人跨越了千年时光送给我们的礼物。站在汉函谷关的门洞内,时光仿佛被按了倒带,古朴沉厚的城墙、静谧摇曳的古树,恍惚间仿佛把人拉回了那个中华民族璀璨明珠般的历史时代。可抬头望,远处的新安城就又在你脑中敲响韵味悠长的编钟,提醒着你,现在是新时代了。新旧古今就在此刻交融,时间宛若有了薄弱的实体,让人能呼吸到,触碰到,易碎又美妙。豪华恬淡各千秋,富者辉煌,穷也清雅。汉函谷关用千年时光替我们默默地守望着这片土地上的油盐酱醋,车水马龙。也许现在正是时候轮到我们,去看望一下这位孤独且年老的哨兵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anxianzx.com/xahj/133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