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活能不能帮一下忙18岁女孩高考后

假设一下。你是一位住在农村的18岁左右的女孩,才刚刚参加完高考。高考完之后查分数,发现自己得了分,怀着对生机勃勃的大学生活的憧憬,对于五光十色的城市的幻想,在家里兴奋地填报高考志愿,而父母刚好出门办事去了。

这时,一位五六十岁的同村大伯,跟你可能还有一点点亲戚关系,突然到家里对你说:“有个活能不能帮一下忙?”此刻你是非常警惕地觉得女孩子不能随便外出,还是毫不犹豫地走出家门,跟着他去看看是否能帮上一点忙?

我相信99%的人都会选择后者。因为在此情此景下根本不可能有警惕心。而结果是什么呢?这样热心的你,最后被拖入废弃洞口,然后无情杀害。

杀害女孩的窑洞

这就是年7月1号,在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八斗山村,发生在一位叫冯梦月的女孩身上的事情。经过了多年的寒窗苦读,在高考这座独木桥上打败了成千上万的同龄人,却最终惨死于一个人的手上——凶手是51岁同村村民冯某明。

新安县公安局马上进行了调查。女孩父母悲痛不已,回忆自家和冯某明平时来往很少,并没有什么纠纷,而且冯还是女孩同族同姓的亲戚。怎么算都没有想到自己的女儿,竟然被这样一个所谓的亲戚残忍地结束了生命。而罪犯藏尸后,还能淡定地回家休息。

那天母亲回家后,发现女儿不在家,然后从八岁的侄子口里得知,冯某月和51岁的冯某明,在附近做农活,才找到自己的女儿。此时她已经头上有个大窟窿,身上还盖着塑料布,没有了一丝生命气息。

新宁县警方通告

没有纠纷,还沾了点亲,那他为何作恶?

据村民透露,这个冯某明身患残疾,并没有成家,经济条件也不好。亲戚推断,应该是这位光棍汉看到女生考出了好成绩,便对她以及她的家庭产生了严重嫉妒心理,于是痛下狠手。

目前警方抓获了凶手,仍在调查,没有公布他的杀人动机,但我觉得八九不离十。这让人想起90年代一度占据着公众注意力的朱令案。

当时就读于清华大学的朱令,也是一位才学兼备,多才多艺的女孩,并且身体素质也很好,曾经在学校运动会还拿了很多奖。

年的某一天,她突然觉得不适,然后身体离奇出现了各种症状:比如疼痛,掉头发等等。但因始终查不出原因,随着时间的拖延,导致她的身体健康遭到了极大的伤害,最后是得助于同学:朱令的同学因为会外语,而且能使用互联网发邮件,才被世界的一些医生告知,有可能是接触了铊,导致铊中毒。但朱令完全没有铊的接触史,警方便认定是投毒事件。

可经过了这么多年的调查,几度沉浮,依然并没有明确的结果,凶手到目前还逍遥法外。现在49岁的朱令成了半植物人,智商退化严重,还得依靠自己七八十岁的父母照顾,悲惨的一生只能继续延续。

朱令中毒前后对比照

当时警方怀疑朱令的同学孙维有非常大的投毒嫌疑,因为此人和朱令是很好的朋友,而且能够轻易地接触到铊。她们俩关系最近,但明面上的矛盾也多:可能是孙维嫉妒各方面都很优秀的朱令,导致最后给朱令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最让人觉得惋惜的是,那只能够排铊中毒的试剂,价格只需要4元钱,如果及时发现并注射,这些危害可能都不再存在。

这两个案件有着如此大的相似之处:都是才女,极大可能都有着璀璨的未来,却因为一个人的嫉妒心,两家人的幸福戛然而止,当事人的痛苦生生不息;甚至失去生命,没有了痛苦的机会。

曾经听过一句话:“乞丐不会去嫉妒遥远的中彩票成为亿万富翁的人,但是会嫉妒同为乞丐的伙伴捡到了块钱。”

从这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有嫉妒之心,其实是一个很自然的现象,谁敢说自己从小就没有嫉妒过别人呢?

我还记得自己读高中大学那些闺蜜,有的闺蜜特别漂亮,才进班级第一天就能落落大方地展示个舞蹈;有的闺蜜特别有灵气,总是能做出很多有创意的手工作品。即使作为都算是在班级闪闪发光的学生,我那时都能够意识到自己对她们的嫉妒之情。

嫉妒是正常的人性弱点,那是因为每个人都不完美,你总能发现身边的人在某些方面比自己要强。也可以说“每个人都有他独特的地方,所以你一定在某些方面比别人都要强”。发展猛烈的不甘和嫉妒之心,则更可能更接近“嫉羡”的状态。

嫉羡和嫉妒一样,都是一种情感的类型。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只不过嫉羡出现得更早,在婴儿期处于母婴关系时。这种情感的目标是要破坏所爱和羡慕的客体。它可以理解为“我想要的东西,若是得不到的话就要去摧毁它。”所以大家会说“我得不到的,别人也别想得到。”

嫉妒则出现在俄狄浦斯情结期,它体现于一个三角关系里,目标是基于爱的仇恨,它的性质是融合了爱与恨的矛盾性。嫉妒表现为“我想要的东西,我就想办法努力通过自己的勤奋智慧去赢得它”。毫无疑问,这种人格会相对成熟。

分女孩案的凶手,和投毒朱令的凶手,都更接近嫉羡的定义。他们无法处理人人心中都有的嫉妒,无法引导这头猛兽细嗅蔷薇,直接导致了人间一个又一个的悲剧。

如何去使这种人间悲剧减少?凡事从源头抓起,肯定有道理。

PART1

早年营造好的客体关系:

这里早年的客体关系主要指母婴关系,所以说“一位好母亲,能够造福三代人。”但这里的好母亲,是泛指承担了母亲功能的人,并非一定指妈妈。好的客体关系会让孩子建立起健康的心理状态。

孩子对于母亲的认知,和对乳房的认识强烈相关:婴儿会极其憎恨坏的乳房,这里坏的乳房就是指总让他感到饥饿,暴怒,害怕的母亲,所以在婴儿早期能够给孩子非常稳定且及时的喂养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anxianzx.com/xahj/114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