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专家告诉你秘密花园真的能减压吗

现在最火的书,非《秘密花园》莫属。出版商瞄准了受众怎样的心理需求,从而让填色书爆红?这本传说中的“减压神器”,是否真能从达到心理学意义的减压效果?让我们来看看专家怎么说。

《秘密花园》的作者乔汉娜·贝斯福德是一位苏格兰插画家,在此之前她擅长的领域是为酒瓶和香水瓶手绘黑白图案和标志。年,英国LaurenceKing出版社邀请她画一本儿童填色图书,“那为什么不为成年人画一本填色书呢?”贝斯福德大胆建议。

▲乔汉娜·贝斯福德

贝斯福德告诉出版社的编辑,以前她的客户们就很喜欢在她的黑白画上面填色,“如果看到一个成年人在我的书上填色,没人会觉得奇怪啊。这就像是你在香槟酒瓶上会看到的那种艺术品一样。”

编辑们被她说服,最终决定首印1.3万册《秘密花园》作为试水。从出版后到年,已经在全球售出大约万本。今年早些时候,《秘密花园》和它的姐妹篇《魔法森林》跃居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前两位。今年《秘密花园》的全球销量已经超过万本,在中国同样火爆,在京东平台上一天就能卖出2.5万册。

▲英文版《秘密花园》

在填色爱好者们通过社交网络晒图的同时,《秘密花园》的减压奇效口口相传,成为该书最好的宣传招牌。从美国女星佐伊·丹斯切尔,到韩国“偶吧”金基范,无数名人都成了这本填色书的簇拥。英国小说家麦克·凯恩在《卫报》上评论称:“当我关了手机、电脑和电视,放下小说创作,集中精力选择合适的颜色,涂完整张纸,我所有的烦恼就会一扫而空。”

对于这本只有个字的书为何能有减压奇效,作者贝斯福德说:“我觉得填色有一种迷人和怀旧的感觉在。而且没准你拿起钢笔或者铅笔开始填色的时候,你没有抵押贷款或是可怕上司的压力。所以,填色是一个发挥创造力的好机会。你不必坐下来和一张白纸大眼瞪小眼,这超级可怕,面对着一张白纸,你心里会想:我该画些什么呢?”

▲贝斯福德绘制的手稿

迷恋儿童般玩耍的快乐

除了社交媒体的刺激之外,《纽约客》撰文称,填色书之所以流行,与成人怀念幼时的玩乐经历有很大关系,这种现象其实由来已久。让我们来看一下两个其他产品相似的发迹过程。

第一个例子是在美国红极一时的成人夏令营。年,亚当·提查尔率领团队在纽约州北部创办了“无顾问营地”(CampNoCounselors),“无顾问营地”最具特色的活动是“彩色大战”,人们还可以在营地里体验小时候的活动项目,比如拔河、叼苹果、设计旗帜,大概囊括除填色外的所有童年活动。现在这个夏令营早已扩展至芝加哥、洛杉矶和纳什维尔等地区,并且今年的夏令营活动即将售罄,价格上限约为每周美元。

▲成人夏令营“无顾问营地”

还有一个例子是“学前教育智多星(PreschoolMastermind)”,它是为布鲁克林的成年人门设计的一系列学前班课程。参加课程的人可以在课上用胶水制作手工艺品,也可以小憩一下,或者画画。课程每周一次,售价从美元到美元不等,名额同样供不应求。课程组织者米歇尔·琼尼·拉布德斯这样解释玩乐的必要性:“玩耍能孕育身心健全的人。没有在玩耍中长大的人会变成可怕的连环杀手。”

这种说法未免太过绝对,但它跟一项实际研究的结果颇为吻合。年,精神医学专家斯图尔特·布朗调查了美国德克萨斯州臭名昭著的杀人狂魔查尔斯·惠特曼的背景,发现惠特曼童年时根本没有玩乐的机会。布朗随后又选取26名连环杀手进行研究,他发现90%的连环杀手童年都没有玩耍时间。不过,这其中90%的人童年都遭受过身体虐。

6年,布朗在他《就是要玩:告诉你玩乐如何形塑大脑、开发想象力、激活灵魂》一书中总结了他四十年来遇到的超过多个案例。布朗认为:对于成年人来说,玩耍时间的长短与学术成果、生育成功几率、减少压力和工作中的革新表现大有联系。

用填色来逃避现实

除了《秘密花园》外,近年来还有另外几本填色书籍也卖得非常火。法国出版商的《你与快乐只差上色:幅美景填色减压》(Art-thérapie:coloriagesanti-stress,)自出版以来发行量超过万册;多佛出版社面向有经验的填色爱好者所推出的《创意港湾》(CreativeHaven)系列图书,仅在今年5月份就售出了40万册。

▲《你与快乐只差上色》与《创意港湾》系列填色书

尽管还未到“玩耍可以防止谋杀”的程度,这些类似研究被推介到市场宣传的层面上时往往可能走极端。“治疗”一词频繁出现在成人填色书的宣传语中,例如多佛出版社的《创意港湾》系列,其宣传语是“逃离至灵感创意的艺术世界”。

哈佛医学院心理学专家苏珊·琳恩称,尽管填色能让人心情平和愉悦,这些填色书市场定位为治愈性玩耍,大部分时候仅仅是有趣味而已。填色可能有助于放松,不过比起自己从无到有创造作品,填色更具引导性也更具限制性。“他们(填色书出版方)将填色爱好者们控于股掌之中”。

《美国的无理性时代》(TheAgeofAmericanUnreason)的作者苏珊·贾可比对这种现象同样持怀疑态度,她认为怂恿人们逃避现实并不可取。“《圣经》中有一段话,‘我作孩子的时候,话语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丢弃了。’广义上来说,填色书是文化变革的人为产物,并且这种文化变革是糟糕的。”

贾可比认为,这些逃避现实的成年人,他们沉溺于填色书、野营、学前教育的世界里,是为了退化到一种安全模式,避免直面他们周围的世界。“这实际上是一种倒退,人们倾向于做不需努力的事情。”同时她说,以往每次经济大萧条都会促成这样的文化转变,20多岁的人因为找不到工作,心理上遭受了创伤,被迫重回童年的家中,并未成为成熟的成年人。

享受放空缓解压力

抛开逃避现实的因素,《秘密花园》这样的成人填色书籍是否真有让人减压的效果呢?答案是肯定的。

《赫芬顿邮报》引用心理学家针对填色行为的研究结论表示,通过使用大脑的多个区域,填色能让我们专注于线条、动作,以及我们面前的色彩,使用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且消解压力。研究表明,成年人在休息的时候填色的确有利于身心健康。

▲不同语言版本的《秘密花园》

不论在西方国家如英国和美国,还是在亚洲的中国、韩国,《秘密花园》的畅销是全球性的,其减压效果也并不因国家和人种差异而不同。在中国,《秘密花园》已经成为了最流行的减压神器,大城市白领们对其尤为青睐,“不是在填色就是在等书店补货”。

林紫心理咨询中心的专业心理咨询师邵?颖从心理学角度为《外滩画报》记者解释了填色对人的减压效果。她表示,这样的填色行为和心理治疗中的艺术治疗有些类似,艺术治疗通过绘画等形式帮来访者表达和释放情绪,但相对于绘画来说,涂色更简单。

“在进行过程中,当事人能静得下来,因为他需要专注,就是我们所说的当下的概念。”邵?颖解释道,“当人在当下的时候,就比较能和自己呆在一起,和自己有连接,所以这可能就是大家感觉到的所谓的会放空。人有压力往往是对未知的焦虑,你在当下,自然压力就变小了。”

邵?颖还提到了一个类似的减压手段:“画曼陀罗和填色书有类似的地方,都可以让你通过沉浸在当下所做的事情来释放和缓解压力,市面上也有画好的曼陀罗直接让大家涂色的那种画册。”

▲曼陀罗涂色(《灵感·禅意:50款曼陀罗图案减压涂绘本》)

在填色过程中,丰富的色彩对放松也有帮助。颜色通过感官来对人产生不同的刺激,有些颜色让人平静,有些就让人兴奋甚至狂躁不安。邵?颖说,在填色时选择的颜色也能代表一个人当时的心境,“越是平静涂的颜色就越柔和。如果一个人心情不好,那他可能选的颜色都是比较刺激鲜明的,如果我们有机会观察到他整个涂色过程,就有可能发现他所选的颜色和他心情之间的关系。”

《秘密花园》并不适合每个人

需要提醒的是,《秘密花园》并非对于每个人都是减压神器。我们《外滩画报》编辑部就有一位同事在填色时的状态非常焦虑——她会过于专注执着于把颜色涂在线框内,涂错或是颜色画出了线框就会更焦虑。

邵?颖表示,这样的人的确有不少,其中有一些人可能有些强迫或焦虑情绪(关于强迫症的科普,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anxianzx.com/xafz/99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