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症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临床上,神经内科就诊的患者中,以头晕症状为主诉的患者不占少数。除了脑血管性疾病会导致头晕以外,还有一种疾病同样会导致头晕,它就是耳石症。

耳石症,只是我们临床上的一种通俗的叫法,其实它有一个“高大上”的名字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指头部迅速运动至某一特定头位时出现的短暂阵发性发作的眩晕和眼震。

什么是耳石?

耳石,其实是一种碳酸钙结晶,但是又和肾结石以及胆结石不一样,它与生俱来,自出生便伴随着我们。它来源于我们内耳耳石器官(又叫椭圆囊斑和球囊斑),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个耳石颗粒,正常情况它维系着我们人体的平衡。如果没有这个耳石,那么我们的生活将非常痛苦,因为缺少它我们将无法维持正常的平衡功能,无法行走,无法生活。

耳石症的病因

劳累、熬夜,高血压、糖尿病导致的末梢循环供血障碍都有可能导致耳石症,另外还有因年龄增长耳石器官老化,导致的退行性改变。还有一些继发性病因,如突发性耳聋,感冒后继发前庭神经炎、头耳部外伤、补牙时因磨牙槽震动、梅尼埃病、病毒性迷路炎、内听道动脉缺血偏头疼、中耳和内耳术后、人工耳蜗术后、耳毒性药物损害、耳硬化症、噪音、慢性中耳炎及颈性眩晕等。上述各种疾病均可导致半规管的炎症或缺血损伤而致耳石脱落。此外,还有很大一部分耳石症患者病因以现在的医学手段暂时还不能明确,故被称为特发性耳石症。

耳石症眩晕的原因

正常情况下,耳石附着在耳石膜上,上述致病因素会导致耳石脱落。然后,这些脱落的耳石进入与之相连的半规管,当人体头位变化时,这些半规管亦随之发生位置变化,脱落的耳石由于比重较内淋巴液大,因而发生位置移动,带动半规管内淋巴液的流动,从而刺激到了半规管壶腹嵴上的毛细胞,导致人感到强烈的眩晕。

耳石症临床表现

耳石症多发于中老年人,女性略多于男性,发病突然,症状的发生常与某种头位或体位变化有关。激发头位(患耳向下)时出现眩晕症状,眼震发生于头位变化后3~10秒之内,眩晕时间一般较短,数秒至数分钟,可伴恶心及呕吐。眩晕可周期性加重或缓解,间歇期可无任何不适,或有头晕,个别病人眩晕发作后可有较长时间的头重脚轻及漂浮感。

耳石症的鉴别要点

(1)耳石症引起的晕,一定是眩晕;

(2)耳石症引起的眩晕,一定是在伴随着重力的改变,如从座位至卧位;或从卧位至座位;或者卧位时从一侧翻到另一侧时的重力的变化;

(3)耳石症引起的眩晕,一般持续几秒钟或一分钟以内缓解;

(4)此外耳石症存在一定的自愈性,很多患者会出现“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情况;

(5)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鉴别要点是耳石症导致的眩晕,在做相关耳石体位诱发试验时会出现相应的眼球震颤,通过眼球震颤可以明确哪个半规管有耳石。

耳石症的治疗

目前耳石症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耳石复位,而复位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位于半规管的耳石回复到椭圆囊中。

复位治疗是首选,药物治疗仅作为辅助方法。例如患者眩晕症状明显,又伴有呕吐,可以给予前庭抑制剂(如如脑益嗪、非那根等)缓解一下眩晕、呕吐的症状。另外,在复位治疗后的一部分患者可以给予倍他司汀缓解耳石复位后残余头晕症状。

大多数耳石症属于半规管耳石症,耳石是游离在半规管中,一次复位成功概率高,还有一小部分耳石粘在壶腹嵴上的壶腹嵴顶耳石症,往往需要多次复位治疗。由于耳石复位治疗后有一部分患者会有残余症状,或仍有眩晕发作,因此建议多休息,避免劳累、熬夜,避免剧烈运动、游泳等,睡觉时并没有体位限制。

但是,耳石症是容易复发的,但个体差异亦较大,跟年龄、发病原因等都有关系。耳石症复发了,也不用担心,医院进行复位治疗即可。复位治疗仍然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好消息-

GOODNEWS

医院神经内科于年9月引进了国内先进的SRM-IV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疗设备,能精确定位各半规管耳石,并进行有效的耳石复位治疗,该仪器还可以用于评估双侧水平半规管功能、运动病治疗,治疗晕车及协助诊断及鉴别其他眩晕疾病如前庭神经炎、梅尼埃病等。

咨询电话

-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anxianzx.com/xafz/98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