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沿黄生态旅游公路推进顺利隋唐洛阳

洛阳沿黄生态旅游公路推进顺利

  #洛阳24小时#自开工以来,洛阳沿黄生态旅游公路备受   15日,洛报融媒记者从洛阳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了解到,目前该项目路建、绿化及配套工程推进顺利,本月底前可按计划建成通车。

  洛阳沿黄生态旅游公路项目以旅游交通为主,兼顾沿线村镇基础交通通行功能。起于洛阳市孟津县与郑州市巩义市交界处,向西经孟津县会盟镇、白鹤镇、小浪底镇、横水镇,新安县仓头镇、正村镇、石寺镇、北冶镇,置于新安县石井镇与三门峡市交界处。路线主线全长.54公里。

  ■孟津段

  分会盟段、白鹤段、小浪底三段进行施工,目前已建成39.59公里,在建87.05公里。截至目前,道路工程方面,共挖填土方约万立方米,整修路基85.5公里,完成在建工程量的97.7%;绿化工程方面,目前,栽植绿化树棵,麦冬草5.2万平方米,绿篱1.02万平方米;配套工程方面,项目指挥部正组织力量勘查对沿线驿站、观景台及服务区、乐道等情况。

  ■新安段

  分10个标段施工,目前已建成62.18公里,在建98.72公里。截至目前,道路工程方面,投入机械车辆共余台,累计挖填土方多万立方米,路基已完成77.72公里,沥青面层完成52.6公里,涵洞铺设道,路肩培护25.77公里;绿化工程方面,累计完成绿化苗木棵;配套工程方面,驿站和观景台设计已完成。其中一级驿站7个,二级驿站10个,三级驿站14个,观景台5个,加油站3至5个。

  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孟津段、新安段工程均推进顺利,可按计划于本月底实现建成通车。

  另外,洛阳市交通运输局、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联合,正面向社会有奖征集沿黄生态旅游公路品牌徽标和宣传口号。1月25日前,有意参与者可拨打-进行咨询。

  (洛报融媒记者赵硕通讯员王庆瑞文/图)

隋唐洛阳城宫城玄武门遗址真容初现   中新网河南新闻1月15日电据央视报道,经过近一年的清理发掘,位于河南洛阳的隋唐洛阳城宫城玄武门遗址考古工作取得重要进展,这座被深埋地下一千多年的重要城门,历史真容首度呈现给世人。   在隋唐洛阳城宫城正南门应天门北米处,记者看到,玄武门遗址已初现全貌。隋唐洛阳城宫城玄武门遗址由唐代城门、墩台、门道路土、城垣、马道、砖铺道路等组成。在遗迹上面,还叠压着北宋的宫殿建筑基址、水渠、花坑等遗迹。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工作队队长石自社介绍,从目前发掘迹象来看,进了门之后还有个内瓮城。这个内瓮城上还有个内重门,这和玄武门的功能定位有关。因为这个门外是驻军,可能多了一层防御与一层管理功能。   “另外,在这城门外,城门的北侧及门道的东西两侧,也发现了两组建筑,可能也是驻军的一种管理用房,或者是和城门功能有关的一种辅助设施。”石自社介绍说。   此番重现天日的玄武门始建于隋大业元年(公元年),是隋唐洛阳城中轴建筑群中的建筑之一。至北宋时期,玄武门遭到废弃。   在这座门楼之下,发生过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改周复唐事件——“中宗复位”。一代女皇武则天,自此退出历史舞台。后来,唐中宗李显还专门把玄武门改名为神武门,门楼改为制胜楼。   在玄武门遗址清理发掘过程中,还出土了不少城砖、板瓦、筒瓦、瓦当、脊饰等建筑构件及瓷器等生活用品,还有少量佛像残件、印戳砖、官字瓦块等。   石自社表示,玄武门遗址的考古工作,不仅让这座被深埋地下一千多年的重要城门真容初现,也对了解隋唐至宋宫城的形制布局、建筑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研究中国古代都城的形制变化和沿革关系具有重要的价值。作者中国新闻网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anxianzx.com/xafz/6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