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全国方言大调查,温州娒会讲温州话的

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说一件严肃的事,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张表,

《各地本土出生人士方言使用情况调查》

可放大查看

看到冷色系的那一片了么?

就是蓝色的那一片!

江浙沪!吴语区!

竟然是比例最低的地区!

0~20岁温州人熟练讲温州话的比例,

竟然只有7.3%

在浙江排倒数第二

小编虽然知道现在的小孩,

讲方言的越来越少了,

但看到这么低的数字,

还是吃了一惊!

▼小调查▼

讲真,小编有点难过,

现在的孩子真的都不会讲温州话了么?

方言可是我们的宝贵财产

怎么能轻易抛弃呢?

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方言的城市,

会缺少多少人情冷暖,

也失去了地域文化的天然纽带。

好消息是,

浙江非常重视这个问题,

并且在行动了

10个专家团调研88个方言点

年,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启动。浙江省由于方言众多且杂,成为全国四个试点省市之一。

浙江省确定的方言点有88个,这也意味着有88种方言。此外,还有一些使用群体非常小的“濒危方言”。

目前,省语委、省教育厅正对这些方言逐一进行“声像图文影五位一体”的调查和保护,方言数据库建设工作也在完善。

△专家团队在方言地进行调研。(调研团队供图)

浙江省的方言主要是属于吴语区方言,还有一部分徽语方言。浙江是全国方言最复杂的区域之一,项目开展也很难。浙江最难的在金华地区。浙江人的聪明智慧或许和这个有关系。”浙江省教育厅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处副处长、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李斌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发音纯正的人现在越来越难找

语保项目启动后,浙江已组建了10个专家团队,计划用五年全部调查完88个方言点。接下来的工作是要寻找方言发音人。

每个调查点需要调查老年男性、老年女性、青年男性、青年女性等4名发音人,都有年龄要求。此外还需要普通发音人一名和文化发音人两名。

每个点光是要找到这样4个符合条件的发音人,就并非易事。

按照要求,这些发音人必须是在当地出生和长大,家庭语言环境单纯,父母、配偶都是当地人,未在外地长住,能说地道的方言,“最好的发音人是没有出过当地,也没接受外来语种污染。”

专家团队有一本全国统一的《中国语言资源调查手册》,发音人就是依照这本方言来读手册里的字词句、戏曲、故事、谜语和谚语等。

“我们招募发音人时有个特殊的要求,那就是学历不能太高,一般为高中以下。”李斌说,这样有利于保证方言的纯正。通过招募这个途径很难找到合适的发音人。李斌说,有些调查点在招募发音人时,市民报名踊跃,但遴选下来基本上都不行,最后不少是通过社区推荐等多渠道才确定合适人选。

新闻+温州方言地图

长久以来,温州方言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最难学的方言之一。同时,由于地理区域的限制,温州方言内部存在的差异性,也足以让一个地地道道的温州人犯懵。

温州方言多达12种

温州地处我国吴语方言区与闽语方言区的交界地带,温州方言种类之多,差异之大,可谓全国之最。在温州境域内,互相听不懂的语言多达12种,即温州话(瓯语)、闽南话、蛮讲、蛮话、畲客话、大荆话、黄南话、南田话、罗阳话、莒江话、金乡话和汀州话。

在这12种语言中,相邻两种语言交界地带的居民,一般都会讲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被称为“双语区”。

温州话(瓯语)

温州话(瓯语)是温州市分布面积最大、使用人口最多的核心语言。据年“六普”资料显示,市域范围内,温州话使用人口为万人(不包括外来人口,但包括温籍外出人口),占全市总户籍人口总数的66.08%。分布在全市的11个县(市、区),主要集中在温州市区、瑞安、乐清、永嘉、文成和平阳。

温州话(瓯语)可以根据其区域粗略地分为纯瓯语区、准瓯语区和半瓯语区三类。纯瓯语区说纯正口音,包括温州鹿城、龙湾、瓯海三区,人口万人;永嘉、乐清局部,人口万。准瓯语区口音略有偏差,涉及瑞安、文成、平阳,合计人口万。半瓯语区涉及乐清95万余人、洞头4万余人,合计人口万。

温州话(瓯语)内部一致性很强,但地区差异性也很大,包括语音差异和词汇差异,以至于两种不同温州话之间的通话有时很吃力。温州方言的纷繁复杂程度可谓“三里不同调,十里不同音”。

根据咸摄、山摄字的不同读音,温州话(瓯语)可以分为南北两区,南北两区的分界线大致可以划在瓯海和瑞安之间。北区瓯语包括鹿城话、瓯海话、永强话、永嘉话、乐清话;南区瓯语包括瑞安话、文成话、平阳温州话、苍南温州话。温州话(瓯语)可以分为7个语种、20余个语类。

温州话各语种语类列表闽南话

温州的闽南话跟福建南部的厦门话、泉州话、漳州话相近,互相之间能通话,但与福州话、福鼎话等闽东话基本不能通话。温州境内的闽南话使用人口约.51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17.48%。它的分布面积和使用人口都居温州12种方言的第二位,在苍南甚至成为第一语言。温州闽南话主要分布在洞头、平阳和苍南等地。温州闽南话使用人数多,分布广,内部差异不大,互相之间基本能通话。

蛮讲(闽东话、泰顺土话)

蛮讲(闽东话、泰顺土话),属于闽语支的闽东话语组。蛮讲使用人口只有约23.6万人,占温州市户籍人口的3.0%,占泰顺户籍人口的64.94%。泰顺蛮讲又分为北蛮讲和南蛮讲两部分。筱村、下洪、南院及以北为北蛮讲,以南为南蛮讲。北蛮讲受罗阳话影响较大,南蛮讲才是泰顺蛮讲的代表音。

蛮话

苍南蛮话是苍南东北部宜山河口段南岸沿海地区的一种土话,它的语音方面接近温州话,但词语方面与闽南话相近。苍南蛮话既不属于温州话,也不属闽南话,是介乎温州话与闽东话之间的一种独立方言。它的底层当属闽东话,后来长期受瓯语影响,才形成今天独具特色的一种土话。今年8月,苍南蛮话成功被列入国家保护语种之一。

苍南蛮话的使用人口28.7万人,占苍南户籍人口的22.11%。它的分布地区是宜山东南部、芦浦、肥艚、炎亭、仙居、钱库、新安、金乡北部等地。苍南蛮话有“北腔”和“南腔”之分,并以钱库话作为代表,当地人认为钱库话是正宗的苍南蛮话。

畲客话

畲客话又称畲语,是温州畲族居民内部使用的语言,畲民遍布全市11个县(市、区),主要分布在文成、平阳、泰顺、苍南四县的山区。温州使用畲语的居民只有5.5万人,占温州户籍人口的0.7%。温州畲语的特点保存得比较完整,它与客家话相似,也接近闽南话,属于受浙南闽语影响的客家话。

大荆话

大荆话指乐清清江以北所说的方言,包括乐清市大荆镇的大荆、湖雾、双峰、镇安、智仁,仙溪镇的仙溪、福溪、龙西,雁荡镇的白溪、下塘、西门岛、雁荡山风景区,清江河口以北的清江镇北部原清北乡。大荆话使用人口占温州户籍人口的4.56%,按使用人口,是温州市第三大语言。

黄南话

永嘉北部紧邻台州仙居的岩坦镇,原黄南、张溪、溪下三个乡的北部部分村庄通行仙居话,通常称为黄南话,属于吴语台州片西区。黄南话分布区域地处括苍山区,人口密度极小,所以使用人口只有3.37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0.43%。

南田话

文成南田旧属处州青田,年12月才归入温州文成,所以南田及其附近地区流行青田话,属于吴语处衢片,与文成东部的文成温州话差异很大,不能通话。文成境内流行六种语言,即文成话、南田话、景宁话、莒江话、闽南话、畲客话。其中,文成东部讲文成话,西部讲南田话,南部讲莒江话。南田话使用人口11.35万人,占文成户籍人口的30.15%。

罗阳话

罗阳话指泰顺北部地区的方言,原为一个地域狭小的方言岛,只限于泰顺城内的居民使用,当地人称为“城底话”,后来逐渐扩散到近郊村落。罗阳话使用人口10.56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1.34%。

莒江话

莒江话主要分布在泰顺百丈镇和筱村镇东部。莒江话使用人口约7万人,但水库移民后,减至6.03万人。莒江话分布于瓯江片、处衢片、闽东话的交界地带,与文成温州话相差甚远,与处衢片的罗阳话差距更远,更加不属于闽东话的蛮话,与苍南闽南话不接壤不沾边。莒江话是温州方言研究中的一个空白点,应作为一个独立的片区。

金乡话

金乡话是明代初期金乡卫驻军使用而流传下来的方言,只在金乡卫内使用,金乡城外的郊外、老城、湖里居民都讲苍南蛮话。金乡话跟周围的闽语、瓯语、蛮话都不能通话。由于明代驻军大多来自浙北和苏皖的江淮地区,所以今天的金乡话既有苏南、浙北的北吴语特征,又夹杂着大量北方官话成分,成为一个典型的混合型方言岛。金乡话使用人口有3.82万人。

汀州话

汀州话属于客家语。温州汀州话主要分布在泰顺境内。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与外界交流的增多,很多年轻的汀州人不会讲汀州话,目前泰顺能讲汀州话的多是老年人和部分中年人,估计人数为人。泰顺汀州话近似于福建长汀话,与其他地方的客家人交流很困难。

温州方言视频欣赏

温州话歌曲《同一个梦》

温州话版《新白娘子传奇》

来源:温州晚报全媒体综合浙江在线、温州日报、腾讯视频等

运营官:郑东

校对:周泉

对如何保护方言,你有什么建议,欢迎留言评论!

赞赏

长按







































中科治疗白癜风有疗效
郑华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anxianzx.com/xafz/1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