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百阿君
琼中:年建琼中县,海南岛昔称琼岛,县居岛中,故名。
营根镇
营根墟:依山傍水、宜兵家驻地,自清起均驻军扎营。清代此地称什根。民国初年,王毅部军建兵营于此,称营根,后形成营根圩。
南丰村:清乾隆时建村,地形似蛇,称南蛇村。年村名雅化南丰。
那柏村:明末建村,村边多南椰树,黎族称“浸波”,汉语译作那柏,故名。
百花村:明末成村,原名白滩,由海南方言同音转称今名。
新市村:清末建村,时有冯公保带兵驻此,有15户汉族人开铺形成新集市,故名新市。
番沟村:明末福建甘蔗园村人迁此建村,因村前河道弯曲,名水曲村,后又改番沟村。
湾岭镇
湾岭墟:因地处弯弓状坡岭地,故名。
鸭坡村:因昔日常有人在吃山坡放养群鸭得名。
金竹村:清乾隆时建村,时有大片金竹,故名。
乌石村:因附近山岭岩石色乌黑,故名。
水泱村:昔洪水来时,常受淹浸,故名
中朗村:低洼而能开垦成田之地称“朗”,村在“朗”中,故名。
金妙朗村:相传村中有一个名医,医术高超,用山中草药和朗中泉水蒸煮金汤药,病人药到病除。村民以此为村名。
黎母山镇
腰子墟:因近腰子岭、腰子河,故名。
榕木墟:明洪武十三年定安县小贩来此在榕树下设铺店,清末逐成墟集,故名。
打雅田村:古有老者在此开辟田地,后人敬重其功绩,以打雅田名之,作为纪念。村名从之。
中平镇
中平:明洪武年间建村。因周围为高山,中间为平缓盆地,故名。
大坡村:民国15年由几家苗胞迁驻此地,在山坡上垦殖大片土地,称大坡园,村名大坡
长征镇
营盘墟:清初建村庄,后形成圩集。民国时为军队扎营之地,故称营盘。
什日宛村:村前有一片茅草地,黎语称“什也”,又近河湾,村名什也弯,年改名什日宛。
烟园村:昔开村者经营烟草园,故名。
和平镇
乘坡墟:清乾隆年间建圩,地处荒坡,临近小河坡陡水急,黎语称“乘”,故名乘坡。
加峒村:地处高山环抱,形如衣袋。海南方言“衣袋”与“加峒”音同,故名。
崖上村:村庄被长沙河3条支流包围,村于修建在陡坡河崖上,故名。
万道村:黎语:万是村,道是旧园地。意含在开垦过的旧园地上修建的村庄,万道故名。
坡村:原村址在乘坡河畔之南坡地上,村前该河段名称叫坡春,坡春谐音坡村。
槟榔园村:先民林奇凤等在此地恳殖槟榔园,故名。
长兴村:原名长什村,黎语:什是田,田埇又宽又长。后改名长兴村,意五谷丰登,长久兴旺。
贝湾村:村边有一条河湾,河湾中有深潭,潭中经常有水泡沫升起,形状像贝壳,故名
革新村:原名儒总田。年更名革新。意含革旧立新之意。
崖早村:村边有一条水沟,水田在水沟崖岸上。
干磉村:黎语:干是旱,磉是出水口。意为缺水干旱的地方。
新民村:年从广东省信宜县移民于此。新迁入的居民,新居平安,富足民生,故名
留山坡村:洪水过后留得一个小山坡,故名。
新村:原名棺材槽,村旁有一条河沟,河沟中有石头板块,形状似棺材,故名。年村庄火灾,灾后村民重建家园,故名。
槟榔园村:村庄周围垦殖槟榔,故名。
称水沟村:村庄旁有两条河沟,一条水冰冷,另一条水温暖,村子靠近冰冷那条河沟,称(冷)水沟故名。
林田村:黎语:林是镰刀,田是什。意含农田边有座商铺子出售镰刀。
新安村:原名什串圈,黎语;什是田,串是看见,圈是斑鸠鸟。意含农田边上看见斑鸠鸟多而得名。年迁居今址“卡若”,命名新安村。意含新建村庄平安定居。
总口村:原名磉口,黎语:磉口是河溪汇合出水口处。位于咬饭河及其支流汇合出口处
合口村:村庄位于咬饭河与乘拔河汇合处,故名。
什介村:黎浯:什是田,介是四足蛇。村子前后有水田,水田里经常有四足蛇出现,村民常捕之,故名。
什龙村:黎语:什是田,龙(隆)是大。农田坡地宽阔,故名。
顺作村:黎语:顺是牛栏,作即深也!意含黎村昔日有大牛栏,栏中有群牛头数很多,日夜践踏,牛栏成深坑,故名。
什干村:原名什罕村。黎语:什是田,罕(干)是小竹子。意含村庄周围农田旁边小竹子多,故名。
什吗村:原名什马。黎语:什是田,马(吗)是罪人。先民因农田坡地打官司得罪了别人,故名。
罗寨村:黎语:罗寨是冲寨,即荔枝。村庄周围荔枝树多,盛产荔枝果得名。
长沙村:原名什密。黎语:什是田,密是菠萝蜜。意含田边种有菠萝蜜树,故名。荆名公车田。明清年代什密有官署驻军营汛,公车田是公车署官田名称。解放后更名长沙。
田堆村:原名土家村,意含黎家住在土墩上得名。村庄两旁有水田,村于建在凸起的坡丘上,故改名田堆。
青竹磉村:原名格栏村。村中水田像牛栏方格状得名,格栏故名。后因村庄近旁河溪沟磉种植青竹多,更名青竹磉村。
内村:原名公管坡。清末,冯子材率兵镇压黎民造反,曾在此坡地驻兵扎营,故名。村子园地处鹧鹅啼峒北面内延,更名内村。
大坡村:原鸡啼村旧址,村庄修建在一大坡地上得名,故名。
加秋村:原名加树村,园村旁河沟种有加树较多,故名。后加树村谐音加秋村。
留田村:原名刮风林村。村庄周围枫树多,且风大得名。又因为农田靠近长沙涧畔,刮风暴雨河水泛滥成灾,淹没农田。村民祈祷洪灾过后农田要留下来,故名。
红毛镇
红毛:此地明初属红毛峒,因土著人头发呈褐色略红,故名。
番响村:原称黄羌村,因明代村民由陵水县黄羌村迁来之故,黎语谐音番响。
草南村:明代村民从保亭县迁此居于什运河边,黎语称河边为草南,村名从之。
什寒村:明末村民由白沙县福门村迁来,地处高山,早寒,方音“早”、“什”音近,故名。
吊罗山乡
牛头村:相传宋代就有以牛头祭拜兄长的习俗,故名。
新安村:年吊罗山村民下山新建安居乐业村庄,故名。
什旺村:因村前小溪流水声洪亮,名田响村,黎语称什旺,故名。
松涛墟:地处南渡江边,又多松树林,故名。
新村:清末当地一村民雇用乐东县难民垦殖成村,时在冲尧村边建居称新村。
上安乡
上安:乡因上安村而得名。
招咱村:村因招咱树(黎语为厚皮树意)得名。
南劳村:清乾隆时福建人迁此处河边居住。地多山竹,黎语称“劳”,南即水,取近水又多竹之地名南劳村。
什运乡
什运墟:驻地清初建村,因近什运河得名。
什统黑村:黎语也称“什苏浩”。什指田,苏(统)为挖意,浩(黑)指土地。什统黑意指此处田地全靠大家挖土而成。
琼中美景
(完)
军坡文化节好看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