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师圣华摄
点评:作者抓住东升旭日和广场上象征太阳的雕塑重合的瞬间,比起单纯拍摄广场景观更显创意。但是画面色调略显暗淡,整体构图稍显平庸。在低照度的环境下拍摄,作者可考虑做适当的后期调整。
桃花源张旭超摄
点评:这张照片构图巧妙。作者没有将镜头对准单株桃树或一片桃林,而是居高临下,让成片桃林和山峦、江河同框。画面的点睛之笔是对面山上的凉亭和曲径,给人误入桃花源的感觉。
祖孙乐郭军摄
点评:这是一张十分暖心的照片。从人物动作来看,似乎是晚辈将水果让给长辈,而长辈疼爱地笑看,温馨一幕鲜活地再现了中华传统美德。另外,作者巧妙地拍下了一只背身而坐的黄狗,让照片少了摆拍的刻意,多了几分生活的惬意。
吹糖人儿李森摄
点评:民间艺人设摊吹糖人儿,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小男孩上前试吹、旁人争相围观的场景十分生动。作者抓取了围观者的欢笑表情,将这一场景完整表现了出来,画面亲切感十足。
天使之吻张雨田摄
点评:穿破云层的万丈霞光给崇山峻岭铺上了一层金纱,整个山川林木似乎都换了暖色。由近及远的山间风景给人以大自然的神秘感。但画面前景、中景和远景层次不分明,缺乏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
新安,您早曾玲摄
点评:晴朗的天空、清晰的城景、干净的街道和晨跑的市民融于一体。作者构图精准,画面色调明快,既展示了城市之美,又有生机勃发的寓意。晨跑中的人作为点睛之笔,让照片变得灵动起来。
黛眉初妆黄现军摄
点评:作者在拍摄时选取了黛眉山的清晨景观,以登高望远的站位选好时机拍下初升旭日跃上塔尖的瞬间。从橙黄到黛蓝的颜色渐变,从近处青山绿树到远处广阔山峦的层次变化,让画面富于画意。
万山湖日出许洪斌摄
点评:作者在日出山头的时候,拍下了万簇霞光似金箭的朝阳,耀眼的光芒十分吸人眼球。但从近景到远景,照片缺乏层次感和纵深感,色彩过于浓烈,构图视角司空见惯,缺乏新意。
金蛇蜿蜒绕山间张志强摄
点评:作者对曝光方式和曝光时间把握得很准确。穿梭于崇山之间的车辆灯光串联起来的金色线条犹如长蛇。线条的金色与天空暗压的云彩颜色呼应搭配,没有给人突兀之感。
青要瑜伽张建明摄
点评:随着近年来全民健身意识不断加强,瑜伽运动深入人们生活。人物表现清晰,前景和背景层次明确,让人一目了然。但镜头中人物动作稍显不自然,没有展示出运动的舒展状态。
全民健身张杰摄
点评:作者以高视角对准场地中心线拍摄,通过点、线、面结合的方式,俯瞰整个球场,将众人齐健身的场景收录镜中,凸显了“全民健身”的主题。
慈母手中线孙湖滨摄
点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人物布满皱纹的沧桑脸庞和认真穿针引线的端坐姿态表现到位,搭配周遭的老家具、物什,家的温暖跃然眼前。但是黑白影调稍显凝重,作者可适当调整画面亮度。
丰收喜悦郭占波摄
点评:照片虚实处理良好,作为画面重心的人物特写表情到位。作者聚焦人物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辅以恰当的光影效果和虚实有度的农作物背景,让丰收和喜悦的主题得到突出。
福到农家孙克胜摄
点评:作者没有直接将镜头对准一家四口,而是透过半掩的门扉,“窥见”一家人的温馨相处。门上的福字和内墙上的福字呼应,寓意“福到农家”。拍摄视角巧妙,构图颇具新意。
黛眉日出王志明摄
点评:作者以几乎与朝阳齐平的视角拍摄山峦、河流、建筑,似乎要将广阔天地收入镜中。若以宽画幅的形式呈现,照片或许更能彰显日出的宏大场景。
寻根谢建民摄
点评:照片题为“寻根”,图中人物的穿着和表情,以及与古树的“相望”都十分恰当地呼应了主题。作者以近乎竖向二分法的构图,将象征岁月的树与几代人的身影融于一处,画面充满乡情氛围。
黛眉山石壁魏韶峰摄
点评:作者没有直接将镜头对准黛眉山石壁,而是另辟蹊径,拍摄下了游客穿梭于狭窄石道的场景,借此衬托石壁的陡峭。但拍摄稍显随意,上下构图和景深效果还可以稍作调整。
喜迎丰收邓志阁摄
点评:画面中主要人物的面部表情充分展现了丰收的喜悦,而居于中心的满车辣椒更是直述主题。作者抓拍准确,构图简约却不失自然、生动。画面富于故事性,将观者带入情境。
云梦王玉琦摄
点评:作者以俯瞰的视角扩宽视野,无人机从云雾之上取景,让半城半雾的风景尽收眼底。照片构图精妙,高楼林立的城市呈现出仙境之感。但图片调色不够精致,有些失真,色彩把控还有提升空间。
黛眉秘境王雪峰摄
点评:这是一张颇有意境的照片。黛眉庙为视觉中心点,庙中灯火在静谧夜景的衬托下更显神秘色彩。作者使用长焦镜头,将由近及远、由深至浅的山峦和黄金分割点处的庙宇良好结合。
点评/张晓寅
综合编辑/活动君
▼合作热线▼联系-
联系邮箱:wuping
chinaphoto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