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策划的,梦廻新安——汪友农中国画艺术展开幕式,于4月5日在中国美术馆举行。
文化部艺术司司长诸迪,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中国美协理论艺委会主任薛永年,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常务副会长孙克,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王镛,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吴忠,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张骁儒,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文联副主席梁宇,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美协主席、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以及汪友农家属等应邀出席了活动的开幕式。
吴为山、薛永年、陈湘波等嘉宾从汪友农的生平,及他在中国画创作所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分析,并对他晚年在深圳潜心研究中国画的创作给予了赞扬。
汪友农,年生于安徽南陵,中国美木家协会会员。汪友农一生钟爱文学艺术,擅诗词,精翰墨,懂鉴赏,喜收藏,曾师从现代著名女词人丁宁和国画大师黄叶村,青年时代曾受过岭南画派名家黎雄才先生的指导,在中国画方面用功深厚。上世纪七十年代从事主题创作,作品《重任在肩》、《稻是队里的》获得广泛好评,其中《重任在肩》曾作为年画由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晚年随子女客居深圳。汪友农毕生潜心于中国画的研究与创作,尤其致力于传承新安画派文脉,博采众家之长,已形成自己鲜明艺术语言与风格,薛永年先生称他“回归了新安派传统,走上尊写意、尚造境、重临写、讲笔墨的道路。”是一位卓有成就、德艺双馨的当代文人画家。年2月因病在深圳去世。
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深圳的文化艺术也鲜明地体现出移民城市的特征,如百川汇海,各种地域、各种风格、各种流派的艺术争奇斗艳,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其中不乏全国各地已卓有成就的艺术家们,在离退休后选择寓居深圳,在特区继续从事自己的艺术创作;这一时期他们抛开了繁重的工作压力,也远离了世俗的纷纷扰扰,安于心而勤于艺,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往往能拿出令人叹服的艺术佳作,他们的艺术呈现也当然是深圳艺术的重要特色与有机组成部分。作为深圳特区的美术机构,也有责任发现并推介这样一群艺术的耕耘者与理想的守望者。
汪友农就是这样一位寓居特区多年成果斐然的艺术家。由于对自己期许很高,要求甚严,汪先生对于自己多年来在新文人画领域的探索,特别是对新安画派风格的传承与创新作品生前从未系统地展览或出版过,部分作品是在病逝前匆匆补题款识,还有一些作品尚未完成;经过家属的初步梳理,可以看出一位老艺术家潜心于传统水墨画艺术研究数十年筚路蓝缕的心路历程,是研究传统艺术当代传承的一个生动案例。
年6月,“梦廻新安——汪友农中国画艺术展”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举行;同年10月,展览回到画家的故乡——在合肥亚明艺术馆展出,反响热烈。此次赴中国美术馆展出,期待得到艺术界的专家及各界朋友的批评指教。
中国唯一的美术电视台书画频道是您一生的朋友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把它分享给朋友们吧长按白癜风医院昆明哪家好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