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王氏医学流派传承与特色文化研究

新安王氏医学流派传承与特色文化研究

袁亚美叶铭钢施慧

中医学流派纷呈,历史悠久。而中医药文化理论和实践发展在流派的推动下日日蒸上。中医学的家族特色文化以及家族成员个人医学造诣保障了学术流派的传承,也是中医学学术的整体和连续的核心。通过对新安王氏流派特色文化的深入研究,展示王氏流派传承在儒医、研医、医风中的深入思考和探讨,最终挖掘深层文化、归纳医学特点、概括传承的共性规律,以期发展壮大“新安王氏医学”的流派传承。

1研究意义

在诊治疾病与方药配伍中,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口授心传”,医术有家族特点,更突出了其方药的“简便廉验”,惠利于民;在医德修为方面更以其儒雅风范,受到百姓的颂扬和欢迎。在他们身上,能发现中医药的本质和特色,又能发现独门医术之外的文化之风。而新安王氏医学家族是源起清代中原地区名噪一时的医学世家,“新安王氏医学”薪火传承,代有名医,是近现代新安医学中影响最大的一支世传学派,又称为歙县“富堨王氏内科”。历时两百余年,其尚医学,倡效忠,名声远传,不仅医术闻名古徽州且儒风独貌,代有闻人,且有一定的艺术修为。成为新安地域著名的儒医世族。研究新安王氏家族对于医学世家家族研究以及新安地域医学、文学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早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计划中就提出—“当代名老中医学术流派分析整理研究”,涵盖了6点中医学术流派的划分标准:必须要有一个或几个学术上的代表人物(领军人物、宗师、创始人、中间人物等)是其鲜明学术观点的提出者。必须要有一群学术上的拥戴者和传播者传承和发展期学说(传人)。学术上要有创新,理论上要有研究;又或是新的学术思想和不同思想的观点表达;又或是医疗技术的更新和方法的独特;又或是治学上的独特方法。要有一定的代表著作,且著作要能够反映出所代表流派学术思想和治学研究方法。要有相当的临床实践(医案)和影响,有一大批病人受惠于其学术主张。能“绘制出学术流派分布图”,包括学术传承体系分布图、地域分布图等。而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首批64个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中,“新安王氏医学”入选其中。在建设期间,结合王氏家承志略、《歙县志》等历史资料,挖掘梳理了新安王氏医学流派发展渊源、进一步清晰了流派传承脉络。

2王氏医学流派发展及传承史

2.1新安王氏医学特色文化发展渊源

“新安王氏医学”为新安医学的重要家族传承的组成,王氏医学家族将道、法、术融为一体,以法术为干为枝,只有促进家族学术文化的正态发展,方能提高流派传承的质量和内容。“新安王氏医学”流派在医学理论的继承和创新、临床药物的配伍和用药疗效、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中医药文化传承及学术思想的发展上都有所体现。其在学术上能取百家之长,同时也能独显自家特色,成就一家之论;在临证上各位医者既有其所擅长之疗法,有自身的医学文化探索,同时也保持王氏家族传承,共采诸家之长。

2.2新安王氏家族传承体系

新安王氏家族的起源地为徽州歙县,现今为止七代传人,分别由王履中(学健)传王心如,再传王养涵(又字漾酣),第四代主要传承人有王仲奇、王殿人、王季翔、王弋真,第五代为王樾亭、王蕙娱、王燕娱、王任之、王乐匋,第六代王宏毅、王宏殷、王键,第七代王又闻、王睿等,父子相袭、兄弟相授、祖孙相承,历近年,名播海内外。

2.3王氏医家医儒兼修,亦儒亦医

不仅医学造诣精深,在文学、书画艺术上亦颇多建树,文化功底,非一般医家所及。同时并参与一些重要的社会活动,名噪沪、浙、皖、赣。

第四代传承人王仲奇,名金杰,王谟之次子,晚年号懒翁。脉案之中处方精巧,书法精良,曾得到黄宾虹大师的称赞。其医案已被作为艺术品在博物馆中所藏。

第四代传承人王季翔,自幼修习古文,兼工书法。在抗日战争时期,他檄文对日,积极抗日,在泾县、旌德、绩溪一带群众心中,他除了医术精湛,同时还被民众誉为“医文兼备”,在当地具备一定的声望。

第五代传承人王任之,博学广设,秉承家学,与许多著名作家:如巴金、臧克家等共谈文学,亦书亦友,上海鲁迅纪念馆设“王任之专柜”,用于收藏捐赠的书信和鲁迅的纪念本。任之先生因其自身蕴含的文化修养,被誉为“心通儒雅情犹趣,腹有诗书气自华”。

第五代传承人王乐匋,自幼受家风熏陶,乡儒发蒙,治学严谨,融古汇今,医文兼通,诗词俱有上乘之作,每得诗词学界高度赞赏。其对书画的勤精,被评为“甚富书卷气,作品处处能入古,常常出新意,形成自家风貌”,曾有多幅作品在全国获奖并参加国际书法作品展。年王乐匋在安徽省博物馆与书画艺术家石谷风共同举办了书画艺术展,获得各方面一致好评。被称为一代儒医。

2.4新安王氏流派传承文史资料

从清末歙县名儒许承尧,为第三代新安王氏医学主要传承人之—王漾酣撰写的《王漾酣君传》,第四代王仲奇由后人所整理《王仲奇医案》,已出版;以及王氏后人为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王任之传记、王任之年谱、王乐匋年谱各一篇。由王乐匋主编《新安医籍丛刊》1套(15册)、《续医述》《新安医籍考》,著《老匋读医随笔》等。王宏毅主编《王任之医案》《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王任之》,王键主编《新安医学精华丛书》1套(10册)、《新安医学名著丛书》1套(14册)、《中华中医昆仑·王乐匋》《新安医学流派研究》《新安王氏医学流派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精华》等著作均为新安王氏医学流派代表性著作,尚有本流派手抄、点校类典籍51册,历史实物达件。文史资料是家族学术的概括总结,亦是临床经验的积累,这些为王氏医学流派的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王氏特色文化的内涵背景

新安医学家族传承的内涵研究,特别是其对临床各科的贡献以及儒医风范的影响,已经有了广泛而深入地研究。而新安王氏是新安家族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目前的文献资源看尚缺乏对其特色文化全方位的此类研究,因此,从新安王氏医家家族着手,对于新安王氏家族成员医学传承及特色文化,以及王氏医家个案研究与时代背景和学术变迁相结合,对家族成员儒医特色做较全面的分析亟待挖掘、整理。

依据对新安医学理论和实践研究,收集了一大批古籍文献资料、编撰了一整套完整的新安医学专著、取得了一系列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具备扎实的研究基础,合理的研究团队、丰富的研究资料、明确的研究目标。

王氏特色文化主要研究人员长期从事新安王氏医学流派的传承与建设,中医教学及科研工作,具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及中医文献基础,同时全体人员均认真研读了代表性的新安医学著作—如新安医学系列丛书,对王氏家族研究已有一定的基础,对新安家族的传承已有较为深刻的理解。

4王氏特色文化成果突破及影响

4.1传承文化的突破

新安王氏医学特色文化研究的内涵非常丰富,是多层面、多方位的研究组合,基于前期良好的研究基础,运用目录学、版本学、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对“新安王氏医家”家族史系统整理、挖掘,整体包含三个层面:建立“新安王氏家族”家族医学及家族文学文献数据库,探讨和总结新安王氏家族的家族发展史和家族特色;总结分析新安王氏家族优势,传承与发展新安王氏家族学术思想、学术特色及文化修为;确保家族学术流派传承的良性发展,同时扩大其影响范围。通过文献整理,实地走访等多种形式深入挖掘新安王氏医学特色文化内涵,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突破:其一,八个方面挖掘整理了新安王氏家族儒医修为文献资料:(1)儒医风范;(2)是乃仁术;(3)研医精进;(4)急人所难;(5)授人以渔;(6)良好医风;(7)志在“医医”;(8)珍贵遗产。其二,已建立新安王氏家族医学传承文献数据库。其三,从三个方面提炼新安王氏家族成员个体医学文化造诣及学术思想与学术特色;(1)承继家学﹑知医孝亲;(2)济世救生﹑以仁待患;(3)博经通史﹑著述立说。其四,深入总结分析地域因素对于新安王氏家族特色文化发生的重要影响并点明家族传承之优势。

4.2文化教育影响

以文献研究为基础,已撰写我校本、专科护理学、涉外护理学、医学美容学等专业《中医护理学》课程教学中关于以新安王氏医学家族传承文化为例的思想讲义,全面提升本校非中医学专业学生地域性学术理念,提高教学质量,弘扬新安医学特色;面向全校学生开展以了解新安王氏医学为主要的、新安医学家族传承医学文化术思想讲座多次;指导中医学专业本科生多名从事王氏特色文化课题研究,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5新安王氏医学的传承理念

5.1以“道”为干,以德为行

传道是学术传承的根本,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而医道所指的就是现今所强调的生命、健康、以及疾病所持有的态度和理念;对生命的认知,对疾病的诊治,以及医家所遵循的从医规范和行为标准。而新安王氏流派的医道,不但涵盖了“大医精诚”,同时还囊括了中医基本理论思想。王氏流派体会医道医理,并植入自己的认知和思维体系。在流派传承的基础上,保证了中医学的活力和生命力。王氏流派除了其独有的医学及人文特质,他们拥有儒雅的风范、高尚的医德品格,爱国爱民、修身齐家,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治学品格以及琴棋书画、耳濡目染的传统文化。这种文化底蕴在新安王氏家族中代代相传。强化了王氏流派的向心力和传承力。

5.2以“法”为干,各依其宗

新安王氏学术流派不仅医术高超,为同行医家以及病患所认可,且他有自己独特的医疗特色。一个学术流派的传承,就是看他的“法”是否存在并传承,而其“法”不存,则意味着流派的消亡,学术的散佚。在“法”的传承之中,我们应该遵循中医学的原则,将中医和中药完美的融合。

5.3以“术”传法,以“技”建工

中医学崇尚师承,学派的不一,也代表了以后所研究的内容、方向的特点。所拜门下导师的诊疗之法、用药习惯、医治手法等都是保证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随着中医学术的日臻完善,新安王氏找寻新的突破点,将中医的疗法从西医学的角度研究,从而找寻优势病种临床诊治切入点,致力于王氏传承特色。按照循证医学的整理方式,将世家医学思想、医案等分类总结,也有助于提高其传承的水平和精华的流传。医“术”之精,对新安王氏来说是传承及发展的根本,也是提升流派凝聚力的关键。

5.4传承教育分析

由于近现代中医学教育模式逐渐向院校教育转变,而新安王氏,以第六代传人王键为例,一直以来对教育热衷,因而培养了众多弟子,将各自的特色发扬光大,可谓桃李天下。其在医学的传承中,并无故步自封,而是能够将传承与发扬相结合,能够接受新知识,创造新知识,融合新知识,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同时将本家族的医学传承上深到更高层次。

“继承应以医经为主,旁及诸子百家,学业搜根则枝叶自茂,读书溯源则活水不竭”。新安王氏强调经典学习,强调实践,充分发挥传统中医世家的传承模式优势。在医技上虽有创新,但不忘传承。

而中医药学又属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重要的就是发扬;新安王氏医家固来医风高尚,其独受徽州文化底蕴熏陶,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发扬流派思想精华。来自王氏代代传对“医”这一职业的深刻理解。新安王氏医学传承特色:学术继承上“承古融今”;流派特色上交融创新;人才培养上家校结合;传承方法上注重跟师,文化修为上发展个人特色。

6总结

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分析、研究,新安王氏医学故地的实地走访和新安王氏现代医家的访谈,丰富和完善了家族医学文化理论体系,提升了新安王氏及家族影响力,彰显了新安王氏医学文化特色,强化新安王氏家族的影响力。

李佩佩编辑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共抗白癜风
复方卡力孜然酊效果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anxianzx.com/xaqh/49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