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云水
寨之南
?
一
这个云水,不是新安县万山湖畔那个只有三百多口人的“袖珍的江南”,而是十六年前,为了小浪底水库的建设,背井离乡,远迁孟州市化工镇的云水村,相比当年,如今的云水,已是一个有着五千余口人的移民新村了。
在我的心里,新安云水和孟州云水,永远血脉相连。孟州云水就像一个远嫁他乡的女儿,她是新安人心头抹不去的牵挂。
一踏上孟州云水的土地,心中的忧伤陡然而生。这种忧伤,是看到了久别的亲人,看到了这么大一片土地上居住的原属于新安的人们。
云水村里有我的亲人,四姑和小姑一家。如今放眼望去,那一排排,一行行,一栋栋小楼房里居住的,仿佛都是我的亲人。
二
四姑四姑父早就迎了出来,四姑仍然是美丽的,四姑父的腰有点弯了,但那脸上的笑容,依旧是无比灿烂。
院子里有一个羊圏,里面有几十只羊。一看到我站到羊圏边上,羊们都怯怯地后退了,有几只小羊羔倒是欢快地向我跑来,很是可爱。
“每天都出去放羊吗?”我问。
四姑父说,很少出去,一般都在家里喂。
我指了指门口的两个大草垛:“这些都是自己地里的豆杆吗?”
“这些都是别人家的豆杆,收大豆的时候,咱只要去帮帮忙,人家就把豆杆给咱了。”四姑父依旧笑着,我猜不透这笑里是幸福还是宽慰。
我又问了水,水是自来水。
我又问了老表们的生活,“他们都出去打工。”四姑父说。
“地呢?都种啥庄稼?”
“地不远,都和眼前这地一样。种小麦、玉米、大豆、花生,还有山药。收庄稼的时候,大型收割机一进地,一会儿就收完了。”四姑父不厌其烦地回答我不断涌现的问题。
四姑父家的门外,就是一片田地。地里种的是景观树的树苗。平原地带,一马平川,一眼望不到头。不远处,有一棵高大的杨树,树梢上有一个鸟巢,在风中摇摆着。平原的风,果然贼得很。
三
从见到四姑开始,我就一直在暗暗观察,我想从那笑容可掬的皱纹里,眉开眼笑的视线背后,看出点思乡的情结。
当初,她离开家乡的场面,我没有经历过。但是我的家庭里,一直氤氲着一种浓浓的思念。她的兄弟姐妹,还有后来成为这个家庭一员的我,一想起遥远的云水,想起她和她的家人们,总有一种无法排遣的牵挂。
从年搬到孟州,已十六年了,他们还思念新安的云水吗?我不敢问。我怕我的询问变成一只蚂蚁,让那固守十六年的思乡的大堤轰然溃坝。
“老表家的孩子,都16岁了。”“又一代人,在这里长大了。”不知是谁发出的感慨。
是的,一代又一代云水人,将会在这里长大,成家,立业,这里已是他们的牵挂,他们难舍的故乡。若干年后,新安的云水,将会和那棵远方的大槐树一样,成为遥远的追思。
时间是无情的,又是慈悲的,它能带来思乡的痛,也能抹去一切的忧伤。
“住到哪儿,哪儿好。”表妹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悄悄对我说。
在小姑家,小姑夫给我了一本年孟州云水编纂的《云水村志》。我一页页翻看着。
村志的封面,是新安的云水,万山湖畔,阳光明媚,碧波荡漾。村志第二页,是新安云水的政区图。
“云往西去松弹琴,水从南来石作鼓。”是新安云水村名的来历。
“云梦山,畛河川,松柏美景甲新安,梦中想,醒后谈,缅怀故园情无限!”是刚搬迁到孟州时的云水人。
“移民带来新变化,黑黄泥巴留老家,来来往往都乘车,胶鞋从此放床下。”是孟州移民新村带给云水人的惊喜。
“站在半坡看新村,原村深藏沟岔间。”是孟州云水对新安云水深情的遥望。
“搬迁孟州黄河滩区后,第一次丰收的玉米棒子、一年生的杨树苗;家家有菜田,四季有青菜。棉花白生生,花生饱盈盈。”是搬迁后孟州云水人的新生活。
“举目望工程,望一眼,一腔豪迈;回首望故乡,望一眼,一把热泪。”云水人把一腔深沉的思念,埋在了心灵深处。
……
翻着,翻着,我忽然发现,放不下的,其实一直是我,还有新安的亲人以及新安云水对远方亲人的牵挂和思念。
四
冒着料峭的寒风,我走上孟州云水的街头,我还想再看一看亲人们的生活环境。
每家的大门外都栽着一棵果树,有的是桃树,有的是梨树,有的是葡萄树。还有一家门口,栽了一棵玉兰,树身已经超过了门楼。如果花开的时候来,应该是很美丽的。
还有一家大门上,贴了一张大红喜报,是学校送给家长的,学生在学校表现不错,获得了学习标兵。
我看见了云水小学。三层的教学楼前有一个小花园。在花园里,我居然邂逅了几株腊梅,腊梅花散发着熟悉的清香。站在孟州的腊梅跟前,我忽然想起了新安的腊梅。新安的腊梅,此刻,也正在寒风里怒放,散发着一样的馨香。
医院、云水市场、加工厂……我没有再去,不需要去了。
我要走了,离开孟州的云水,返回新安。
四姑搬出一袋花生,让我们带着。
她说,等到天暖和了,就回老家看看。
作者简介:寨之南,新安县仓头镇人,自由写作者。
闲适时光:
●走遍新安系列▏▏烟雨云水
●走遍新安系列▏▏我和孙都
●故乡▏▏素珠
●走遍新安系列▏▏靛池沟:一池幽梦忽还乡
远方的亲人,身边的故乡
赞赏
人赞赏
北京权威白癜风专科医院白癜风症状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