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新安县 >> 新安气候 >> 屯溪印象浅谈

屯溪印象浅谈

??首先要声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不是一篇传统形式上的文章,只是几段随性的文字,对屯溪的描写也几乎是轻轻带过,不敢轻易落笔。带着向郁达夫先生虔诚的致敬,再次重新拜读了他的《屯溪夜泊记》,加之端午节前,友人行至屯溪游学,由于行程安排欠妥,并未好好感受到屯溪的美好,所以想细赘几句话来弥补此次的小小遗憾,也勾起友人行走的片段,以慰此行!

屯溪印象浅谈

自从三十年代文坛才子郁达夫一行人阴差阳错的行至屯溪,他的《屯溪夜泊记》和那时候的屯溪,就成了我个人认为至今为止唯一一篇对屯溪的整体概况刻画的最真实有声,有血有肉的文章。

在那样的雨夜,湿冷得绽放在时代洪篇中的屯溪,带着郁达夫独特的眼光和评判,让人们对屯溪有了一段看客视觉的了解。剪一段民国风流,洒落在新安江畔,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巨变,依旧顾盼流连巧笑嫣然。

图:郁达夫?/网络

八十多年过去了,人们还是沉浸在他‘新安江水碧悠悠,两岸人家散若舟,几夜屯溪桥下梦,断肠春色似扬州”的七言绝句中。郁达夫这句为了成全一个才子佳人的说头,带着戏谑的诗句,他这以诗为证的大团圆,着实让那个年代漂泊湿冷的“小上海”有了一个看似华彩的圆满,成就了作者的心意,也满足了看客的期待,只是怎么读着,都显得有点潦落沧桑的感觉。

??今多少也翻阅了众多其他对屯溪的记录描述,大多词句华丽,记录有条不紊,对屯溪老街的描写更是倾尽笔墨,众多文中对徽派建筑的描述毫不吝啬的都用了鳞次栉比的排场,以粉墙黛瓦马头墙概括所有,行将一处轩,堂,苑,阁等都相当花功夫来做阐述,可见人们对屯溪的喜爱和了解,比起度娘来,都有过之而无不及……让我这个地道的徽州人也着实的惭愧起来……难道我终是厌倦了这样的词句还是不知怎么,总感觉这一切都缺少了什么,说不上的惆怅和难言,有写不出的思绪和杂芜……

为什么《屯溪夜泊记》的质朴可爱可以让人喜爱至今,不可否认多少有才子效应,但是我觉得最主要的是文字的真实和用心,那时的郁达夫可以在一丝丝抱怨中夹着唏嘘和戏谑,用一个看客的眼光,真实的记录自己的心境和那时屯溪的真切,虽然呈现出来的屯溪没有那么美好和让人向往,但是情真意切,所以灼灼其华!

威廉津涩的《写作法宝》一书中就提出,写作的第一法宝是真实,第二是用心……也许用现在人的眼光看来这多少不能迎合社会的潮流和大众的喜好,可能我本人还是一个守旧的人,我也认为所有的技巧都不可以跳跃真实和用心来发挥,写真实的东西,写自己,不管你之于什么角色,用心去带入,真切的体会整个事件和人物,无需过多的修饰,也许呈现出来的东西就挺让人愿意去看。

?关于屯溪,我觉得确实大可不必用过多的辞藻来形容她的容颜古今,她非常适合你静静的用心去看去感受,她是大家闺秀,也是小家碧玉,远近相安,浓淡相宜,她是水墨篇章,也是灼耀星光。

图:新安江畔/网络

既说到屯溪,不管是郁达夫眼中的屯溪,还是游客行人眼中的屯溪,都有着不一样的光芒和色彩,有历久弥新的历史沧桑感、久违感和难得的新鲜感。去屯溪,不需带着太多的期待,慕名去的,一开始大有感叹失落的,总觉得一个徽式古典城镇著称的徽乡中心,科技化、现代化和商业多少是削弱了她的历史底蕴,她又凭何承此盛名?

其实要知道,屯溪,正如郁达夫所述‘因为地处在婺源、祁门、黟县、休宁等县的众水汇聚之乡,下流成新安江,从前陆路交通不便的时候,徽州府西北几县的物产,全要从这屯溪出去,所以这个小镇居然也成了皖南的大码头,所以它也就有了小上海的别名……’

既然从来都有“小上海”之称,不管往后经历了多少沧桑巨变,没落萧条,再承前转后,兴盛有之,现在发达的高科技交通早已取代了水陆码头的重要性,新安江山水,就真正的开始成为了新安江山水画廊。

科技化、现在化和商业化,对所有古城和旧城的渗透都有着所向披靡的阵势,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就算是屯溪这样的小城也不可避免。但是,屯溪的城市规划,并没有真正的完全摒弃和销蚀古徽州的历史痕迹和烙印,反而在这悠悠新安江水畔,扶风摇曳,自如纵横。

当你走进屯溪老街,走在历史沉淀的青石板路上,在斜风微雨的天色,看到徽州姑娘撑着半旧的油纸伞从容的走进巷头,走进你的视线,又走出你的视线……忽而听到远处吱呀的开门声,一恍惚,时光就带你回到了你想要的历史中,多少遗憾和感慨,都不再是一句抱怨了。

在你无意闯进的庭院中,伫立片刻,静谧无声,却有风在耳畔细微温润的徜徉,你也置身古今,看看“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便不再觉得历史的安详消失在现代化的喧嚣中了。

在熙熙攘攘的街头,你可以脚步放缓,看天边蔚蓝清澈随白云流转,须臾间,变换了天色和乾坤,她不似大城市的天色混沌,徽州的天空是在安静湛蓝中静默云涌的,你看着这些,会不会不再觉得忧伤了?

去到老街随便哪家文房老店,你看里面的老先生闲定自若在泼墨挥毫,仿佛置身世外,街外的吵杂顷刻就转换成氤氲叮铃,古老的钟座里,正好传来老旧的钟声,每一声都敲出了屯溪老街不一样的静谧。

去尝几个刚新鲜出炉的黄山烧饼,嚼着脆酥的饼皮,鲜香四溢的饼馅,再打一杯刚出锅的老豆浆,吃完烧饼踱步顺便去街角吃一个纯手工制作的石头粿,就几块五城香干,蘸上一点黄山特有的徽派辣酱,你就站在那边边上,安静的吃,细细的嚼,这等美味一定就彻底俘获了你的心……

屯溪当然不是只有老街深巷有名,这座城,自古就是一半街巷一半水。屯溪一名,据《乐雅》:屯,聚也。溪即水,聚水即聚财,四水归堂,古徽州人,甚是看重这一说。又一说,三国时东吴武威中郎将贺齐,曾屯兵于此溪上,此新安江水这段便称为“屯溪”,反正多少,和水是渊源至深了。

屯溪整座城市环水启城,临水而居,主水域就是新安江了。本想好好理理方向,一一说说横跨新安江面的各座有名的大桥,我又想着还是跟着自己平时常走的路,沿江先欣赏一下江边风景甚好。关于桥和屯溪黎阳那边的风光街巷我都不再做赘述。以后找机会再来好好说说。

从我老家黄备上屯溪,必经过篁墩进入屯光大道,基本大多时候我是不会直奔主城区,因为我虹姐家在世纪广场附近,我得以轻车熟路怡然自得的驾车沿滨江东路欣赏江景,这是个极好的路程,一路江风习习,车少路宽,风光恰好,一路顺畅就到了她家。大部分时间吃过饭会跟着我虹姐一起再去江边慢悠悠的游赏新安江,这份惬意只有在回到老家才能有了。

自安东路上到屯溪世纪广场,过到路边从黄山学校的观光索桥的北边,沿江向东而上,我们的行走路线是逆水而上,碧波盎然,风光旖旎。端午前后的时节,汛期还没有到,新安江畔的水岸格外的干净,半下午的江边,热气稍浓,水草丰茂。闲暇的人儿提溜着鱼竿儿,叫上伙伴们可以在江边钓钓鱼(可垂钓的区域内),这实在能算的上是一件美好的事儿。

?

沿江赏花闲踱,看白云钻进水底,又升腾到水面,蓝天为幕,清风徐徐,这白云便在这江上随波荡漾起来。江岸浮草参差,柳枝弯弯,行人三三两两,脚步轻盈,日头渐渐西下,光线就柔和了起来。

不知不觉就到了徽州照壁下,徽州照壁我觉得可以算作是徽州的文化碑墙,记载着徽州文化的亘古长史,传承徽州文化,镇江临水处,和新安江山水相得映彰,融为一体。

徽州照壁的艺术监理陈尚勇先生曾这么介绍“徽州照壁借鉴了徽州三雕和中国绘画的传统艺术特色和西方焦点透视的创作方法,巧妙地将传统与现代结合,带有浓厚的徽州特色,体现了徽州文化的广博深邃、源远流长。”这一诠释,将徽州山水人文巧妙的链接在一起,更将一个徽字,淋漓尽致的刻进了每个人的心里。

不得不说,在屯溪,看徽州品徽州,顺便学说一句屯溪话,到最后有人问你屯溪怎么样,至少再没有话说你还可以现学现用的来一句“阿不西地”(我不知道的意思),本来就不知道也是一种体验,偏偏这就是徽文化的一面,这道是说笑了!

屯溪实在是一个徽韵浓厚,水墨氤氲,山水皆雅致的地方。徽州像是有一束奇特的光,可以将三十年代郁达夫眼中湿冷阴郁的屯溪照的敞亮馨香,她可以不那么华丽,但依然光彩夺目。

?

屯溪也多少是要感谢郁达夫的执笔,让大家至今依然津津乐道他的美篇,更重要的是能让我们在现如今得以重新审视那个年代屯溪的周遭黯淡和明媚光亮。

?承蒙才子慷慨落笔,让现今的屯溪在三十年代的风雨夜,也随船漂泊镌刻了一道道时光印记,那几夜飘零的桥下梦,就着洒落的湿冷和收晒的阳光点墨书写,把一座小城屯溪跃然纸上,呈一出古今奇篇,研读至今,美轮美奂!

年6月于合肥

—屯溪图—

图/网络(已标注)其余皆友人提供,感谢万分!

张清香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
专治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anxianzx.com/xaqh/2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