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安医家之汪机

中医学术流派是由众多医家构成,李东垣认为“病当升阳,治法则从”的新安医学就以医家众多著称。年我校校长王键教授在《新安医学精华丛书》中挑选出十位新安医学的代表,即“十大新安医家”。他们分别是汪机、徐春甫、孙一奎、吴崑、汪昂、叶桂、程钟龄、吴谦、郑宏纲、程文囿。其中汪机排在“十大”之首。本期就让我们一起了解这位新安医家--汪机。学医经历汪机(-),字省之,别号石山居士,祁门城内朴墅人。其家世代行医,祖父汪轮、父亲汪渭均为名医。汪机少时勤攻经史,后因其母长期患病,其父多方医治无效,遂抛弃科举功名之心,随父学医。他努力钻研诸家医学经典,取各家之长,融会贯通,医术日精,很快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仅治愈了母亲头痛呕吐的疾病,且“行医数十年,活人数万计”,医学著述十余部。《明史李时珍传》:“吴县张颐、祁门汪机、杞县李可大、常熟缪希雍,皆精医术”,为当时名冠全国的4位医学大师。注重医德汪机注重医德,强调不可轻视人之生死,对重危病人,“竭力治之,至忘寝食”。明嘉靖年间(-),县内瘟疫流行,死亡相继,哭声载道。汪机倾囊购药,免费施治,救人不可胜计。汪机生活简朴,不喜奢靡,布衣蔬食,不追求名利,“至义之所当为,视弃百金如一羽”,在当地老百姓中素负盛誉。

汪机平时注意汇集前人著述,并加以整理。

《推求师意》一书,原为明初戴思恭所撰,后刊本已不易复见,汪机“睹其本于歙县,始录之以归,祁门人陈桷校而刊之”。《脉诀刊误》一书,流传不广,歙人朱升虽有抄本,但“被视为秘典,不轻以示人”,汪机闻讯后,即“备重赀,不远数百里,往拜其门,手录以归”。经补缺正讹后予以刊刻,使此书得以流传。医学理论汪氏宗《内经》、《难经》,强调治病以调补气血为主,尤重理气。在外科治疗中,强调“外科必本于内,知乎内以求乎外”,应以补元气为主,以消为贵,以托为畏,对外科发展有较大影响。针灸上本《素》、《难》,认为针能治有余之病不能治不足之病;灸有补无泻,针有泻无补。个人著作著作甚丰,有《医学原理》、《本草会编》、《读素问钞》、《脉诀刊误集解》(校刊戴同文之《脉诀刊误》而作)、《外科理例》、《痘治理辨》、《针灸问对》、《伤寒选录》、《运气易览》、《医读》、《内经补注》。其中除《本草会编》及《内经补注》已佚外,均有刊本行世。医学成就汪机一生究心医学,撰写医学著作,直至古稀之年,仍刻意钻研,握笔不辍。其著述态度相当谨严,如《伤寒选录》,数十年始完成,《医学原理》亦8年而成,朝究暮绎,废寝忘食。此外他还有著作《运气易览》、《续素问钞》、《针灸问对》、《脉决刊误集》、《痘治理辩》等。其中影响较大者,首推《石山医案》。此为门人陈桷“取机诸弟子所记机治疗效益,裒为一集”,全书3卷,尤其是《营卫论》一篇,提出了固定培元学说,奠定了新安医学流派的理论基础。汪机在学术上,既受金、元各家影响,又不拘一格。其著作最显著的特点,是汇集各家之说,在阐发中医基础理论方面有独到的见解,由此也奠定了汪机一代名医和新安医学奠基人的位置。正因为如此,时隔数百年后,在年“千年徽州杰出历史人物”评选中,汪机以医学大家的身份入选仅有30人的徽州千年历史人物。新安医学源远流长,医家众多,思想也是百花齐放。从医家到流派,我们不仅仅要增加对医学发展史的了解,更应该激发对中医发展的思考。新安医学,中国医学,需要我们在了解过去的基础上不断地去发展,去创新!安徽中医药大学策划:大学生记者团文字:巢春燕图片:来自网络编辑:俞莹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是怎么样的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偏方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anxianzx.com/xaqh/2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