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安堡看河口历史

河口,是云浮市云城区下辖的一个街道,位于南山河中游,是云城、安塘、都杨等地的重要通衢,云浮“百里石廊”就贯穿其中。河口街道下辖一个名为“新安堡”的村落,平常看来也就是一个普通的村落,但鲜为人知的是,河口街的历史,就要从新安堡说起。

今河口地带,在明万历五年以前的确没有什么辉煌的历史可言,这里仅仅是德庆州晋康乡下辖的一个瑶区,大概是当时儒林、富禄二里的交界地。所谓“瑶区”,即指瑶人居住的地区,当时东山瑶人以黄姜峒为中心,啸聚与各个山头,对外来汉人进行剽掠、残害,汉人以瑶为患,很少到达瑶区腹地,而当时的河口地带就处于瑶区腹地。当时州府为了防控瑶患,也相继在晋康乡儒林、富禄等地设置军营、堡垒,派官兵驻守,以此预防瑶人对汉人发起大规模的残害。而河口是一个小盆地,四周山峰林立、中间一马平川,瑶人下山就要经过腹地平原,州府有鉴于此,就在河口腹地南山河畔设置一个堡垒,以此切断瑶人的进出之路,这个堡垒就名为“新安堡”,这也是今天河口“新安堡”这个地名的由来。

当然,当时河口一带除了新安堡这个堡垒外,还有大石岭营、何木迳营、山柏营等军营,笔者认为这些军营以新安堡为支点,分布在各个重要关口,这些军营有可能就在今天河杨公路的大石岭、河杨路口的河木坳、布务路口的三佰咀等地,历史上这个地域非常敏感,是云北地区东西路线的重要关口,直至民国时期这个地域还是中共地下党吴桐等人组织革命活动的地方。新安堡的设置时间暂未见记载,但笔者推测其应该设于明正统至嘉靖年间东、西二山瑶患最严重之时,甚至是更早的时间,这也是目前所知河口地区最早的汉人建筑;明万历四年,两广十哨大军压境,罗旁山区瑶患绥靖,三罗建制,儒林、富禄之地由德庆州划归东安县,此后,外地汉人陆续迁入河口盆地,使这片土地逐渐兴盛起来。明、清两代,河口属洪文都,境内有大元市,这里是连接县城和降水口的重要交通枢纽,贸易兴盛,经济繁荣,是一个富饶的地方。直至今天,河口地区汉人的宗法观念还相当深固,对于祖上血统十分看重,大部分村落都有集体性祭祖的宗祠或香火堂,这就是汉人为加强自己宗族在瑶人旧区的影响而推崇祖先的精神体现。

因此,从新安堡的历史,就能透视河口的历史,新安堡是河口地区瑶人历史和汉人历史的分水岭。当然,我们也不能否定瑶人甚至远古越人在河口大地上创造的文明,这些文明或许今天还不为人知,但笔者坚信,终有一天这些文明定会重见天日的!

作者:周业锋周业锋

热爱三江文化,支持文化三江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anxianzx.com/xajq/61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