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天生就有一点“恶小而为之”的心理倾向,父母们有时会感觉到,孩子的好习惯很难培养,但是坏习惯一学一个准!尤其是下面这两个举动,身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做父母的请千万别做!
把工作情绪带到家中不少年轻的爸爸妈妈们活得很累,一边有忙不完的工作,一边有老板的臭脸……如果回家再看到孩子有点不顺眼,一天的怒气往往就倾泻到孩子身上了......
但是从孩子的角度想想,他在学校待了一天,本来期望的是回家后一家人温馨吃个饭、告诉父母学校里好玩的事,没想到隔三差五就招来莫名其妙的斥责……
长此以往,孩子会对自己的家庭氛围非常失望,与父母交流分享的欲望逐渐消失,从而变得沉默自闭、自卑消极。心理学家也证实,长期处在冷暴力、沉闷氛围中的孩子,也更容易变得易怒、暴力,如果孩子整个青春期都在这种情况下度过,后果更是难以预料……
人们总是习惯于在工作中耗尽自己的激情和精力,然后把疲惫的身心和一张苦瓜脸留给家人,特别是孩子。但是,我们对着孩子发一通火能让自己轻松愉悦吗?并不能,而且只会把不良情绪传染给家人,破坏了别人原本的好心情,破坏了整个家的氛围。
所以,如果你一整天都没有什么好开心的事,不妨问问孩子一天里有什么开心的事,说出来大家一起笑一笑。毕竟,跟宣泄比起来,快乐才是消解苦闷的良药!
跟孩子议论老人的是非爸爸们凑一块儿,话题除了工作、汽车,往往要讨论一番丈母娘,要了30万彩礼呀,逼着买房呀,逼着买车呀……
妈妈们聚一堆儿,总免不了抱怨婆婆,满脑子封建思想呀,照顾孩子太随意呀,太宠孩子呀,对儿媳妇态度不好呀……生活中对老人有些不满很正常,吐槽几句也无可厚非,但是,请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真的会影响孩子今后的人格发展。
记得上大学的时候,宿舍有个女孩,经常打电话骂他爷爷,“你怎么还不死”“越老越不要脸”之类的话,旁人听着就难受。打完电话,逢人就讲她爷爷的丑事,讲得那个带劲……但是我清楚记得,这个女孩跟爷爷关系本来很好的,开学的时候是爷爷跟爸妈一起送来的,2万多块的相机是爷爷给买的,好多衣服也是爷爷给买的。后来,她妈经常给她打电话,“哭诉”爷爷的种种不是,时间一长,女孩接妈妈电话的反应,由“妈,爷爷不是那种小气的人”,变成了“他还真是越老越不要脸了”……或许爷爷真的有一些做的不对的地方,但是怎么也轮不到一个孙女指着鼻子骂。爷孙关系能变成这样,她妈妈真是“功不可没”。
父母千万不要把自己跟老人的矛盾传染给孩子,因为,一个连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不尊重的孩子,以后绝对不会尊重父母!
“身教”永远胜于“言传”,爸爸妈妈们在生活中给宝宝做一个积极、阳光的榜样,比任何教育理论都有效得多!
猜你喜欢
马头村名字的由来,堪比聊斋啊…
致露天烧烤经营户的一封信
新安牛得一骑绝尘,袖珍王国投巨资建造…
新安好男儿
用孝心撑起一个家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