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前行力量新安县石井镇优

北京中科白殿疯眞棒 http://pf.39.net/bdfyy/bdflx/140823/4454950.html

为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石井镇大力宣传扎根山区、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不平凡业绩的先锋战士,引导全镇党员干部不忘初心使命,献身美丽石井,对标先进、感恩奋进、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为党旗增光添色。

#先进典型介绍#

不忘初心: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孙江子,一名干事创业、情满山区的共产党员,一位艰苦奋斗、牢记使命的企业负责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这一党的伟大事业增光添彩。现年49岁的孙江子凭借多年的吃苦耐劳和务实苦干,使自己积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致富后的孙江子没有忘记落后的山区家乡和贫穷的群众,他认为:“一人富不算富,只有带领大家富才算真正的富”。年他承包了石井许庄一带移民搬迁后的荒坡土地,当时,是一片水土流失、杂草丛生、荒山野岭,加之道路不通等,让人望而生畏。孙江子看着面临的困难,丝毫没有畏缩,他向党委、政府立下军令状,一定要建设好这片土地,给石井人民一个满意的答卷,年1月开始,从整治山坡入手,在贫瘠的荒坡山开发出一道道梯田,安装架设了滴灌,打造各类梯田、生态采摘园、蔬菜园等余亩,种植蟠桃、黄桃、软籽石榴、大粒樱桃等果树以及各类绿化树木共计40余万棵。在建设过程中,孙总和一线员工吃住一起,共同奋战,该公司的绿化数量和效果均创造喜人的成绩,孙江子因此获得了全国绿化奖章。为带动沟域经济发展,打造特色农旅融合景区,孙江子和南京淳璞旅游集团公司一起科学规划、精心设计,投入巨资建设大河风云景区。为解决交通不便问题,需架一座长米,宽9米,高22米,共计10跨的神仙湾大桥,孙江子不分昼夜在施工一线,仅用天时间就完成了这座大桥的架设,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石井速度”。年五一,神仙湾大河风云景区开园,仅三天时间接待游客5万余人,为石井镇区及沿线村庄农户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如今的神仙湾大河风云休闲度假区带动周边庄头、前口、南腰等村贫困户49户,78人就业吸纳周边78名群众到园区务工,月收入在元以上,园区给周边贫困户及周边百姓提供免费的商铺40余间,创造就业岗位个,助力了脱贫攻坚。孙江子的农旅融合项目不仅带动了贫困人口和当地群众的增收,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使荒山野岭变成了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他说:“我是一名党员,是一名企业负责人,为老百姓谋幸福是我的使命担当”!

对党忠诚:二十三年如一日当好公仆

张卫星自年担任石井镇山头岭村党支部书记以来,爱岗敬业,脚踏实地,以对党的诚心,对人民群众的热心,对贫困户的爱心谱写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美好篇章。张卫星多年来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党员主题日活动,把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及时传达给每位党员,并以身作则,凡要求党员做到的,自己带头履行。开展党员联系户活动,不断提升党建阵地,真正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张卫星坚持每年开展干部下访活动。排查了解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并汇总情况建档,逐月逐年给予解决,多少次披星戴月,多少次辛苦付出,一条条村组道路通了,一户户自来水通了,一个个问题解决了。张卫星默默无闻的为老百姓奉献着心血和汗水。张卫星为圆脱贫梦,他带领两委班子务实苦干,和帮扶单位一道不厌其烦,发扬绣花精神,做到精准扶贫。集体经济和产业发展是脱贫攻坚的关键,年,经过多方考察他和村委主任自己垫资,四处借款,银行贷款等,筹资近百万元建起了东北貉特种养殖基地,由原来的东北貉只发展到现在的多只,规模不断壮大,带动了80户贫困户脱贫增收,集体收入达8万多元。年通过土地治理流转土地亩,栽植了樱桃,柿子,石榴等经济作物,使农民每年收入增加0元。今年又建设了平方的香菇大棚项目,可使集体经济收入每年达10万元以上,带动贫困户20户就业,实现了贫困户就业全覆盖。多年来山头岭村年度目标考核在全镇名列前茅,被中共新安县委授予五好党支部,张卫星也被评为“扬岳式党支部书记”。

牢记使命:脱贫攻坚献真情

仝战胜同志于年5月到新安县石井镇东山底村任驻村第一书记,他密切联系群众,以优秀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党建工作统领脱贫攻坚,扎根基层、无私奉献,取得了显著成效。三年多来,在仝战胜的带领下,东山底村共争取各级各类资金近万元,完成村党建阵地提升1处、村南出口道路硬化米、河道治理米;建设引山泉供水工程1处、打深井1眼、铺设输水管网00余米;建公厕1座、农户改厕76座、铺设排污管网余米;硬化广场平方米、栽植各类绿化苗木0余株、安装路灯87盏。引导贫困群众种植软籽石榴、花椒、大粒樱桃、杏等经济作物余亩,养殖牛羊余头(只);依托黛眉山景区旅游资源优势,建成东山底特色名吃一条街;参与产业发展及旅游经营的贫困户达80户余人,为东山底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驻村期间,仝战胜个人资助贫困学生8次、资助病残群众5次、探望生病群众9次、参加群众红白喜事11次,介绍同事、朋友参与爱心助学5次、发起大病爱心募捐1次、组织贫困群众土特产销售20余次,协调资助总金额达12万元。曾获洛阳市“劳动模范”“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等荣誉称号。

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anxianzx.com/xajq/54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