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郭振华)“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是党员,留我值班!”“我是党员,我义不容辞!”在防控疫情的严峻斗争中,河南新安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不畏艰险,不计报酬、当先锋做表率,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奋斗的赞歌。当先锋、做表率,挺进到防控第一线“作为一名党员,我要到一线去,不惧生死,义无反顾!”1月24日是农历除夕,当天夜里,疫情防控的集医院正式吹响,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宏贤第一个站出来,在请战书上郑重地按下了红手印。“还有我!非典时我就在防治一线,有经验。”53岁的白兰芬恰好与戏曲《穆桂英挂帅》里的主人翁同岁,这个发热门诊里的女英雄,毅然决然地戴上党徽按下手印。短短一个除夕夜,医院就收到请战书份,个红手印,代表着个党员干部的赤诚之心和无畏担当,他们连夜奔赴防控一线,冲锋在前,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1月27日,该县组织部门发出《至全县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一封信》,号召全县2.2万名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做好疫情防控,1月28日上午,该县94名驻村第一书记已全部主动返回工作岗位,和镇村干部并肩战斗在防控第一线。县直单位各级党组织一天之内成立了88支党员先锋服务队,深入到县城各个社区开展防控宣传排查和统计消毒。11个镇党委更是动员组织个村和社区成立了由5至8名党员组成的农村党员先锋队,对返乡人员进行紧急排查,在路口卡点坚持昼夜值守。一场党员示范带动,全民积极参与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全方位打响。戴党徽、亮身份,让党旗高高飘扬“你们几个先回去吃饭,我在这儿值班。”2月1日晚上7时许,天色已黑,在该县仓头镇孙都村的防控卡点,党支部书记杨光平“劝走”了其他工作人员后将灯光照在了正迎风招展的党旗上,他要让路过的人员或车辆首先看到党组织的标志和力量。孙都村位于新安孟津两县交界的S省道上,交通便利,人员密集,是全镇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设卡以来,仅此一地,就劝返车辆辆,人员余人次,成功地扼守了新安县的东北大门。“这个时候,我在村里心里才踏实。”1月27日下午,当该县青要山镇黄北岭村驻村第一书记程伟出现在村口的值班卡点时,面对村民们诧异的目光和关切的问候,坚定地回答。要知道,1月11日夜里,患有急性胰腺炎的他可是腹痛难忍,被村医院,直到今天,他还是只能吃流食。一回村,程伟就召开村两委会议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两个小时后,就带领刚刚成立的“党员先锋队”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宣传防疫知识,开展疫情排查,确保“零进零出零活动”,几个人胳膊上的红袖章和胸前的党徽成了全村人心间的“火炬”,截至目前,该村未出现一例发热情况,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筑防线、强堡垒,打赢防控阻击战“出门戴口罩,进门要洗手,少去人多地(儿),多喝艾叶水...”每天上午9点,五头镇马头村的乡村大喇叭会准时响起,这种充满乡土气息的宣传语深得村民们的喜爱,防控知识成了“顺口溜”,好记又好用。这是该县组织部门实施乡村党建大喇叭工程的成果,伴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不断推进,各村党支部利用安装在村内各处的大喇叭,第一时间将疫情最新报道和防控知识宣传到村子的各个角落,尤其是带有本地口音的“本土化”宣讲方式,让那些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和孩子一样能准确及时的了解情况。“纸房村隔离人员今日无情况,生活物资已配送到位。”2月2日下午3时,该县青要山镇疫情防控工作群里,纸房村党支部书记武小东发送了这样一条信息,而在半个小时前,纸房村的党员们已将本人分包的隔离人员和普通村民的防控情况上报至该村的工作群中。这就是该县组织部门大力推广的“1+1+10”工作法,即一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anxianzx.com/xajq/13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