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属于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铁门镇的玉梅村,是洛阳境内一座再寻常不过的小村庄了。但就在这座小村庄内,却藏着一座国保级的古建筑群落:其占地面积不大,仅平方米,不过遗存下来的古建,虽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沧桑,却至今保存完好。而除了古建筑群之外,还有大量精美的彩绘壁画以及历代的碑刻。也正是得益于此,此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受国家重点保护。这处古建筑群落,就是豫西名刹、道教圣地——洞真观。说起洞真观,在新安当地名气还是很大的,相传为晋代樵夫王乔遇仙得道之处。说起王乔看棋烂柯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详。据记载,有一天王乔上山砍柴时,在半山腰见两童子下围棋,便坐于一旁观看。一局棋还未下完,童子对他说,你的斧柄烂了。当王乔回到村里,才发现家人已不复存在,时间已经过去了数十年。而关于王乔看棋烂柯的传说流传很广,在浙江衢州、山西陵川、陕西洛川、福建南平以及河南新安等地均有相关记述。新安洞真观,便位于当地的烂柯山半腰之上。据记载,洞真观始建于宋代,金人入侵时毁于兵火,元成宗大德年间(-年)敕建,明清又多次重修。现存的洞真观,由建筑区和洞窟区两个部分构成,是一处集道德观、石刻、壁画共存一体,享誉豫西的道教圣地。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建筑区分三进,前为山门,入内为三清殿,二进为官厅、王母殿,三进为玉皇殿。两侧为道房,官厅东侧为厢房,西侧为王母殿,奶奶庙等,房屋现存38间。山门是硬山式建筑,三开间,内有壁画4幅。而三清殿为洞真观的主要建筑,也是洞真观的精华所在。其平面呈长方形,坐北朝南,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琉璃瓦覆面,脊饰陶兽及半浮雕牡丹。殿内立柱八根,全部结构皆用斗拱的巧妙衔接和精确的榫卯技术承托了整个殿堂屋顶的重量。大殿梁架上绘有龙、云纹等图案,殿内的墙壁上,有精美的彩绘壁画24幅,除一幅脱落外,其余23幅虽有褪色,但轮廓清楚,内容丰富,涵盖了宗教故事、山水、人物,花鸟等。此外,观内还有5株树龄在千年以上的古柏,以及元代至清代古碑61通。碑文多为修葺重建、名人题记等。而洞窟区,则是由老母洞、藏真洞,以及三个近代改建的洞窟组成。其中,藏真洞便是王乔真人得道成仙之洞,也是五个洞窟之中最大的一个。在洞窟的两侧有多块石刻题记。右手边的烂柯山真人王乔仙洞的碑,为元大德五年(公元年)所立。洞口上方有石树碑刻一方,洞口内东壁镶嵌元大德年间敕保道观的皇帝圣旨碑,阴刻汉、八思巴文及皇帝印章,具有重要的史料和书法艺术价值。王乔修仙的千古传说,八思巴文的皇帝圣旨,题材丰富的精美壁画,文人骚客的书法题记,如果有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去转一转。不过,去之前可以先查阅一些相关资料,不然看下去会觉得索然无味,房子只是房子,石碑仅是石碑。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anxianzx.com/xajq/12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