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由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政府主办的洛阳新安紫砂发展成果展暨‘黄河情’新品发布会”在洛阳举办。发布会以展示洛阳紫砂发展成果,探讨研究黄河文化产物利用与开发为主题,来自河南省内外的专家、学者齐聚洛阳,共同鉴赏紫砂文化。
据介绍,紫砂矿土主要由石英、粘土、水云母和赤铁矿组成。洛阳市新安县紫砂资源丰富,在铁门镇、北冶镇、青要山镇、石井镇均有分布,储量大,品种丰富,有紫褐色、天青色、大红色、深绿色、黑绿色等。以北冶为中心的新安北部一带,是唐宋以来中原陶瓷制作中心,这里发现数十个唐宋窑址,保存完好的明清、民国古窑还有两百余座。在甘泉沟,有两座由历代陶瓷片堆积而成的小山,里面有唐白瓷、宋青瓷、黑瓷,明清黑瓷、白瓷,并有大量紫砂片。从唐代到民国,这里是各种紫砂器的制作中心。
近年来,新安紫砂工艺传承人张逸人脚踏泥土、守正创新,成立了洛阳紫砂研究所,并于年成功制作出第一把“洛阳紫砂壶”,使年久失传的紫砂技艺得以重见天日。张逸人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6项,被授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牡丹仙子》《紫砂壶》系列产品被河南省轻工业协会认定为“河南礼物”。
此次展出的数百件“黄河情”系列紫砂精品,是张逸人团队运用独特的艺术手法,历经多天创作出的。全部选用洛阳黛眉山系优质原矿朱泥手工制作,壶身采用珍贵紫砂五色矿料,通过胶泥技艺,绞出黄河巨龙造型,象征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与时俱进的民族精神。
据了解,新安县陆续成立了10余家紫砂陶瓷企业,带动了当地余人就业,产品超80种,年产值达万元。精心打造的紫砂文化产业园集制作体验、文化交流、制造销售、主题民宿于一体,将成为洛阳乃至河南的文化新地标。
据悉,作为古丝绸之路和黄河流域重要节点城市,伴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擘画推动,新安文化建设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下一步,新安将围绕黄河文化这一主线,做精紫砂产业的发展思路,上项目、拓思路、出精品、树品牌,规划建设好“一园、一馆、一院、一场、多区”,推进紫砂制品的研究、生产、展示与交流,讲好新时代的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打造紫砂名城,让紫砂制品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在助推新安文化强县建设,提升发展软实力方面出新彩。(图文:单良赵融孟庆梅)
责编:闫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