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云鹏,字南羽,生于休宁西门丁家。丁氏一族,自宋开始,世代行医,医术名噪江南,传至丁云鹏父亲丁瓒时,医道更加精进,被时人誉为海仙。丁海仙行医之余,好书画而沉醉于鉴赏、收藏。少年丁云鹏虽随父从医,但耳闻目濡中,显示出书画的天赋,并以擅画人物肖像而名满乡梓。丁云鹏承继其父书画的家学,三十岁时师从同乡书画大家詹景凤,宗法古人,书学钟繇、王羲之,画效李公麟、文征明等,与董其昌等交往甚密,得赠“毫生馆”印章一枚。
四十岁左右,丁云鹏奉诏入内廷,充作宫廷画师十余年,其后返乡,游历东南名山大川,数次踏遍黄山白岳,中年时画风渐渐趋向于成熟,用笔细秀,近于文征明、仇英,晚年风格朴厚苍劲,用笔细腻而古远,自成一家。丁氏所画山水、人物等无不精妙,尤擅长于佛像、罗汉。丁云鹏崇尚佛教,曾拜谒明代四大高僧之紫柏、憨山,护法于黄山慈光寺,晚年更是栖心于禅院,深得释家心法的精髓。丁云鹏所画佛像、罗汉,颇具吴道子笔法,兼而李公麟笔意,均采以白描勾勒,不加晕染,线条流畅而富于力度,布局合度:罗汉居中,神态各异而生动欢腾、慈祥可敬而端庄典雅,衬以山水花树,动静之间,虚实有度、妙趣横生,引人入胜。《无声诗史》赞曰:“丁云鹏画大士罗汉,功力靓深,神采焕发,展对间恍然身入维摩室中,与诸佛菩萨对话,眉睫孔皆动”。其挚友,明代书画第一人董其昌盛誉道:三百年无此作手。
作为明代晚期新安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丁云鹏的绘画作品屡见馆藏及收录:故宫博物院馆藏其《江南春扇》、《婕妤挡熊图》、《玉川烹茶图》、《山水扇画》,中央美院藏有《罗汉图》四联幅;其力作《伏虎尊者》收藏于安徽博物院,纸本《佛像图》,珍藏于沈阳故宫博物院,《白马驭经图》轴,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其扛鼎之作《渊明漉酒图》、《罗浮花月图》藏于上海博物馆;《白岳全图》长卷,刊于明万历二十七年的《齐玉山志》。《白岳全图》以丁氏擅长的白描写实手法,从横江之上的登封桥、白岳源起,至僧帽山一带止丁云鹏虽贵为宫廷御用画师,新安画派晚明的中流砥柱,但尤为难得的是,他屈就“文人画家”的身姿,与徽州能工巧匠合作,在徽墨、版画及刻书领域,躬身力行,以“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兼而有之的气概,推动了明代徽州工艺名扬华夏大地,为徽商的崛起,赢得了核心的竞争优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