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新安系列磁涧镇小寨沟散记

小寨沟散记

寨之南

  站在岭上俯瞰暮春的小寨沟,小寨沟和诸多小山村一样,正沐浴在一场声势浩大的花海之中,山山岭岭被淡紫色的桐花覆盖,夹杂着洁白的槐花及一片片绿色的麦浪。   小寨沟隶属新安县磁涧镇掌礼村,它像一条银鱼,游曳于礼河和掌礼两村之间,有村民三百余口人。

  小寨沟有道深沟,沟里青石遍地,一泓清水从这里出发,漫过一道宽阔的青石坡,跌入一丈多高的山崖下的深沟里,聚水成潭。清水和青石相遇,它们的灵魂发出了强烈的共鸣,一阵阵响亮的水声终日在沟内回旋,响潭沟因此得名。后来,人们在潭下筑坝,拦水成库,从此有了碧波荡漾的掌礼水库。   我对这个水库的记忆,来自两条小鱼。不记得是几岁,和母亲、二哥一起去小寨沟的外婆家。二哥出去玩,带回两条小鱼,母亲把小鱼用面裹了,炸得金黄,这是我第一次吃鱼,味道鲜美得如初春的一缕清风,鱼们就来自“外婆家的水库”。母亲说,她年轻时,水库水很深,雾霭霭的,那时的鱼能长到十几斤重。水库的水,被抽到山岭,浇灌庄稼、蔬菜还有果园。在食不果腹的年代里,这个水库,让村民的日子不至于那么艰难。

  走过一段羊肠小道,站在山崖上,俯视如今的掌礼水库。水库被树木和两岸的高崖拥簇着,犹抱琵琶半遮面。历经了长久的激情澎湃,那泓清水和青石都被岁月及黄土覆盖,沉入地下。响潭沟变得非常安静,只有无拘无束的风从沟里掠过。水位的大幅消落,让水库呈现出一半草原一半江南的风光。一半风吹草低,树木林立,一半水波淼淼,崖和树倒映水中。   和礼河村熙熙攘攘的游人相比,掌礼水库犹如养在深闺人未识,极少有人去欣赏它的风姿,大概只有小寨沟的老人们偶尔会去想想它,看看它,回忆回忆它曾经的风光和喟叹时光的流逝、人生的无常吧。

  母亲不止一次对我讲起她的童年。每当她说起小寨沟那吃不完的黄杏、甜滋滋的柿饼、鲜红的大枣、红丢丢的苹果……都让我对小寨沟产生无限的神往。   顺着新修的水泥路进入村子深处。时隔几十年,小寨沟里的果树之多,仍是让我羡慕不已。古老的柿树、核桃树、樱桃树、杏树、梨树随处可见……这些果树,不是大片大片种在田地里,而是挺立在庭院中、房前屋后、路边、沟底,皆枝叶参差,根深叶茂,一座座房舍在一团团繁盛的枝叶间若隐若现。四月,早已是花褪残红青杏小,二三月的小寨沟该是个什么样的景象?一定是桃花红,梨花白,樱桃花云一样落满沟沟坎坎。又不敢想象,到了收获的季节它又会是怎样的一番盛景……   樱桃树是小寨沟最多的果树。村里历史最早的樱桃树,大都在沟底。好多樱桃树的年龄超过了一百岁。老院子是天井窑院,至今仍有许多人家住在老院里。人们倚着岭势掘出一孔孔窑洞,三五孔窑洞组成一个院子,院子外面就是顺着山沟栽种的樱桃树。

  一棵棵百年樱桃树,把沟底扑了个严严实实。走在樱桃树的绿荫下,想起儿时吃的樱桃就来自这些树上,抚摸着树身,犹如挽着外婆的手臂,倍感亲切。在沟底行走,不时地会和一些高耸的桐树相遇,这些两个人合抱都未必能抱拢的桐树,遮天蔽日,和樱桃树一起,把一道沟都变成了一个清幽的世界。   推开两扇木门,走进一个整洁的老院子,三孔青砖劵过的窑洞,院子正中种着一棵梨树,一株葡萄发了新绿,正伸着长藤向着葡萄架攀援。院子里放着一架梯子,这是主人发明的摘樱桃神器。梯子上多了轮子和扶手,就可以在果园里随意伸缩移动,还更安全,“樱桃好吃果难摘”这句话在这个梯子面前受到了挑战。院子的主人端出蒲公英茶招待我们,那茶水里洋溢着山村的清甜。   去年冬天,村里新修了水泥路,一条路让村子旧貌换新颜。和许多农村一样,小寨沟的年轻人多在外面打工,很多在市区买了新房,有了小车。每年初夏,红彤彤的樱桃,唤醒了一个个游子对故乡的记忆。游子回到村口,遥遥望见一棵缀满果实的樱桃树,仿佛看到了一位亲人,因牵挂而在村头站立……

手机相机出现故障,没拍几张图片。

作者简介:寨之南,新安县仓头镇人,一只不愿化蝶的蛹。宇宙很大,我的世界很小;人生的路很长,我的文章很短,唯愿我手写我心,安静写作,安静生活。

往期精选:?金水河畔▏▏千年的新安

?劳动者▏▏一服悬壶济世的良药

?走遍新安系列▏▏玉梅河畔

?走遍新安系列▏▏新安味道

?走遍新安系列▏▏我爱仓头

?走遍新安系列

思念两棵树

?走遍新安系列▏▏靛池沟:一池幽梦忽还乡?

?走遍新安系列▏▏我从这里走过

寨之南

转发分享也是支持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anxianzx.com/xajj/8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