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江,图源:航拍中国
徽州八百年,一条新安江。
这是一条传奇的河流,流淌着山水的诗意,讲述着徽商的辉煌。
这条长不过里的河流,曾是重峦叠嶂的徽州与外界沟通的重要通道。它发源于安徽休宁县,在徽州地区一路穿山越岭,吸纳了古徽州的“一府六县”大多数河流,直达江浙。
新安江流域示意图,图源:《中国国家地理》年11期
它带着徽州人从山川险峻中,闯出一条新通道。徽州的茶叶、木材和各种特产由此外运,大量粮食也从浙江和江西经由这些河流运到徽州。舟楫往来,运送着徽州人富庶而美好生活的梦想。
探访徽州的古村落,新安江水系是这条隐秘的线索。新安江流经歙县山村之间,徽派民居沿江而立,白墙灰瓦倒影于清绿江面之上。
呈坎,图源:包包亣人
顺着新安江的无数支流,我们可以走过水埠走进村落,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那梦幻般的古宅宅邸、雕梁画栋,就静静等待在青山深处。
一叶扁舟,送出无数财富巨贾,也送出了诗画人才。隐在青山里的新安江,水色佳美,四季澄碧,是一条浸透着诗情画意的江河。
春天的新安江山水画廊,图源:射手座
早在唐代,诗人孟浩然赞云:“湖经洞庭阔,江入新安清。”大诗人李白也为新安江的美景所倾倒,欣然写下了“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的诗篇。
清明已满团,4月5日~8日加开一期,让我们与筱溪听泉老师一起沿江行舟,向徽文化的源头划去。诗人们踏歌行舟,刚刚拂袖归去,古村山郭,碧江清风,绝美的风景还隐匿在轻烟薄雾深处。讲师信息
特邀讲师
▼
筱溪听泉
艺旅江南文化总顾问
常州市文保中心副主任、常州市考古研究所副主任
江南水乡古镇申遗古建筑修缮监理总工程师
国保单位近园修缮监理总工程师
常州四大名园之意园修缮监理总工程师
《中国国家地理》特约撰稿人
?深入徽州,沿着徽商出徽的新安江溯流而上,寻访古渡口、码头、古城、村落,梳理徽州的人地抗争史;
?乘船游览新安江百里画廊,邂逅樟潭村千年古樟树,沉醉于山水画般又极为浪漫的新安江上;
?深入太平湖,在青山环绕的世外桃源秘境,独享半晌悠闲与宁静;
?坠入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群,走进风水著称的呈坎古村,深切体尝徽州山水人文;
?除去绝美的春色,此行亦是一次舌尖上的美食之旅,臭鳜鱼、毛豆腐、徽州三绝……定让你回味无群。
4月5日
黄山市指定酒店集合
4月6日
歙县徽州古城:许国石坊、中山巷、斗山街;
船游新安江百里画廊
沿新安江徒步1.5公里,
沿途参观琳村牌坊、新安古关、古紫阳桥
最佳观景台俯瞰渔梁坝日落
4月7日
桃花潭镇西岸景区游览
入翠村感受世外桃源村落
船游太平湖
4月8日
桃花潭赏江上晨雾、逛老街
呈坎古村
行程结束送至黄山站解散
返程高铁票建议购在17:00以后
行程剧透
何为徽州?
徽州之于安徽,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安徽”之名取自安庆、徽州两府首字。
徽州府位置图,图源:星球研究所
自秦朝于此地始置黟(黝)、歙二县。延至唐大历五年,徽州“一府六县”格局的形成,州领歙县、黟县、休宁、婺源、祁门、绩溪六县。北宋宣和三年歙州易名“徽州”,明清时期的徽州府便是我们常道的徽州。
时至今日,原来行政区划意义上的“徽州”已经不存在了。曾经的的一府六县也以北新的区划和名字重新定义。但,倘若你行走在这片大地上,却仍能感受到,作为一个整体的徽州仍然顽强、鲜活。
新安江
新安江,是徽州的生存之道。它从休宁县的六股尖山发源,在群山环绕的皖南山区摸爬滚打,先后与支流众多的横江、练江交汇,形成新安江主脉。天然的地形优势,让“一府六县”绝大部分河流都流向新安江,让徽州天然地自成一统。
若用碧水青山来形容徽州自然风光定是毫不夸张,可奈何徽州多山地,土地贫瘠,且易早洪涝,不易稼穑。据《徽州府志》载:“所产至薄……一岁所入,不能支什一。”
新安江清明时节风光,图源:射手座
人地矛盾的日益增加,迫使徽人不得走出徽州,想离开万山环绕的山间盆地,显然并非易事,少不了翻山越岭之辛劳。可若沿新安江行舟,不过百里,便可穿山越峡,直抵富庶的江浙地区。
天下徽商
沿着新安江的黄金水道,“绝无农桑之利”的徽州人便这样走上了“以贾代耕”的道路,叱咤中国商界余年的徽商也因此诞生。
徽商主要活动范围,图源《中国国家地理》年10期
他们又称新安商人,是明清时期最杰出的商帮之一。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们冲破封建藩篱,打破抑商禁锢,崇奉诚信为本的商业道德,贾道儒行,驰骋商海,在盐业领域开创了独执牛耳的局面,并在茶业、木业、典当业等贸易方面也取得不凡的业绩。
徽商的代表人物胡雪岩创立的胡庆余堂,图源:网络
除了商业上的成就,徽商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徽州社会历史全面高度发展的重要支点,是徽文化崛起和繁荣的坚实基础。他们对乾嘉学术、刻书版画、科技教育、新安医学、建筑书画以及戏曲的众多创新与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徽州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影响深远。
徽派建筑
外人看来,徽州印象也成了“刻板印象”——无非是白墙、黛瓦、马头墙,美得千篇一律。
真的在村里走一走,才会发现一村一宗族,每个宗族各具人文特色。
不信你看徽州建筑的装饰物:精美的雕花、融汇书法的楹联、不同形态的马头墙……
它们散布在老房子的四处,使生活空间艺术化,促成徽州子弟无形中对艺术审美的追求和享受。
徽州随处可见的楹联
内容题材上,一个村子建筑装饰物往往呈现一定的趋同性,承载着同宗族人共同的志向:或重农,或重商,或重仕途。
不同宗族的志向差异极有可能就源自各个宗族的先祖,经历代宗族大家长坚不可摧的把守,靠无处不在的建筑装饰艺术,世代传承下来,终成各村落的人文特色。
马头墙,不雕马头。其构造形式有“鹊尾式”。
“印斗式”即由窑烧制有“田”字纹的形似方斗之砖
犹如一块庄严的金印蹲坐墙头
“坐吻式”是由窑烧“吻兽”构件安在座头上
常见有哺鸡、鳌鱼、天狗等禽兽类
多见于北方建筑,既有可能说明主人来自北方
“金印式”或“朝笏式”
显示出主人对“读书做官”的追求
这么一想,本仅是建筑装饰之用的徽州三雕,意义何其深重?难怪徽州“无宅不雕花”;难怪明朝嘉靖四十一年(),徽州府官定注册的工匠就有人。
再想想,这样的结局多美妙:徽雕,参与了徽州宗族文化的传承,自身也成了传承百年的匠心民艺。失之,多可惜。
木雕、石雕、砖雕并称徽州三雕
太平湖与桃花潭
皖南多山也多水,青弋江便是其中一条。原本性情多变的青弋江拦腰一截,便在这里变出了一片太平湖。
太平湖,图源:筱溪听泉
湖畔山间的山村中,仍炊烟袅袅,它们藏在深山中,哪怕到今天,还是一个只能靠船到达的村子。在这里我们能清晰的感受到封闭和开放后的对比。
提到桃花潭,我们的印象大多是李白诗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那传闻有夹岸十里桃花,水光潋艳,碧波涵空,景色秀丽桃花潭是否存在?此行,我们将夜宿桃花潭,去一探究竟。
山野鲜味,油盐重色
我们热爱春色江景,着迷于动人徽文化,可徽州的美食一定不能错过。
呈坎村里,在煎的毛豆腐
无论是临江时尚的酒楼,还是街头巷弄里的小馆子,毛豆腐和臭鳜鱼都是被隆重推荐的。
淮南是豆腐的故乡,而徽人尤擅做豆腐。和湘菜的臭豆腐不同,徽菜中的毛豆腐是徽菜“轻度微腐”这一特征的代表。
临江一楼的毛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