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元,贫困户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元。
年全村已脱贫退出86户人,相对贫困人口退出率%。
年6月15日《南方日报》A04版报道。扶贫有术??
“销路解决了,收入才有保障”
种蔬菜本是谢有声最拿手的本事,然而受疫情影响,种菜却难卖曾一度困扰菜农。谭志穗便两头跑,把村中贫困户的菜带回珠海销售给单位食堂和同事,受到大家好评,也带来新的启发。“南药种植收成慢,短则要四五个月,长则四五年都有。”谭志穗算了一笔账说,种蔬菜就不同了,像瓜类45天就开始收获。基地借着部分南药收获的时机,腾出五亩地栽植蔬菜,通过消费扶贫解决销路问题,让贫困户增收。5亩菜地里,种着空心菜、唛菜、丝瓜、豆角、青瓜……定期供应给附近的政府、学校、企业以及公里外的珠海市检察院食堂。“青瓜35斤、豆角5斤、唛菜35斤……”谢有声拿出列好的清单,下午他将照单摘菜,送往附近的企业和政府食堂。5月15日是珠海市人民检察院对口帮扶消费扶贫日。当天下午3时,有机瓜果蔬菜、冰鲜土鸡、天然蜂蜜等榕树村贫困户产的农产品摆放在单位食堂的餐桌上,供单位职工挑选购买,很快被抢购一空。“种植农产品关键要找到销路。销路解决了,农户收入才有保障。”谭志穗说,南药种植试验基地正是按此思路,先解决好销路,再解决种什么。去年8月,榕树村经济联合社利用农村闲置土地资源,为60户贫困户建立25亩的南药种植试验基地。“合作社与化州市华聪药业有限公司签订保底价购销合同,按照合同种植南药。”谭志穗说,“年底结算种植收益,每年南药种植基地收益在15万元左右,将回收资金中的本金部分用于循环投入再种植,收益的60%分给贫困户。而贫困户也可免费申领种植南药,每户与华聪公司签订保底价购销,每户每年收益约0元。”思路决定出路。如今,南药种植在榕树村成为热门项目,周边群众自发种植南药创业致富。而榕树村的特色农副产品也经过引入的电子商务公司,开始上网销售。脱贫有志??
“只要出的比进的少,再加把劲”
48岁的李成章是个勤快人。房前屋后,只要有地,他都见缝搞生产。于是,种荔枝、龙眼、黄皮、菠萝蜜样样有他,养猪养鸡也少不了他。每天一顿忙碌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