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泰坦尼克号,驶向欧亚的中国文明

进口的时代,出口不单单只应该“madeinChina”。

现在生活的标配是什么?简单点说,苹果三件套、有一辆德系车或是日系车、有几个像样的包包比如PRADA或者LV、男士得带劳力士或者伯爵表,球鞋必须是耐克、AJ或者阿迪;女士用的面膜、化妆品起码得是日韩的,围巾饰品用巴宝莉和施华洛世奇也算常见,连家里房子装修都要欧式风格的。当然,你从小还得学英语,一口流利的英语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好了,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进口的时代,并以进口为荣。什么,你没用这些?好吧我相信你只是用不起,而不是不想用。

但是你知道年前的欧洲人怎么说吗?你一定不知道。

迪福在《鲁滨孙漂流记》中说“住宅里若没有中国花瓶,不能算第一流的高档住宅。”而法国皇室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帕杜夫人这般名流,都觉得客厅里如果没有几件中国瓷器,也是很没有面子的事。

在中国美院陶艺系大面积西化、赴日学习的今天,我们似乎很难想象中国瓷器在西方当年的影响力。今天我们就从外销到欧洲的瓷器中窥见浅谈大国出口文化。

?海上丝绸之路

0多年前,一条以中国港口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成就了世界性的贸易网络。到了隋唐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彻底代替陆上丝绸之路,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及交往的最重要通道。运输的货物也不只是单一的只是丝绸,开始出现了大量的瓷器对外出口。

年,德国打捞公司在印尼勿里洞岛海域一块黑色大礁岩附近发现了一艘唐代沉船,就是现在著名“黑石号”,沉船上打捞出瓷器6万余件,光长沙窑就有件!对于这次海捞的长沙窑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在黑石号出现前,当时已知的长沙窑的存世量少,质量粗糙。虽然在当时有多个国家出土了长沙窑,但是销量有多大,以前并不清楚。而这5万多件瓷器革新了人们对长沙窑的认识,也是它”外销第一窑“的直接证据!

长沙窑收藏大家林安先生在新加坡观赏黑石号上的文物

长沙窑瓷兼具彩绘、贴花、洒釉,不少纹饰还极具异域风格并且有阿拉伯文,黑石号上一部分及有可能是中东客商订制的,果真如此,那么说明在唐代时期就已经有了”订单式生产“。

这是黑石号上的一件唐代长沙窑蓝彩执壶,由于是海捞的,釉光亮丽,器型上是典型的大唐风韵,非常饱满。更为难得的是上面的蓝彩,我们平常所说的唐青花就是这类器物。

比较可惜的是黑石号一船文物在2年被新加坡以3W美元全部买走,折合人民币才3亿都不到!那可是6万多件文物啊!据说当时国内的扬州、上海博物馆、湖南博物馆等文博单位都有购买意向,结果是非常可惜的

而在海外打捞出水的中国船只中,最有名、影响力最大的中国沉船除了“黑石号”,就要数”新安号“沉船了。

年,韩国渔民在新安外方海域发现一艘沉船,考古队员从沉船里发掘出了两万多件青瓷和白瓷,两千多件金属制品、石制品和紫檀木,以及万件重达28吨的中国铜钱,这一考古成果震惊了全世界。作为元代沉船,光里面的瓷器就特别高级。

这三件,从梅子青的釉色到顶级的器型,尤其是长颈瓶和七弦瓶是我认为瓶子里最好看也是我最喜欢的。我想这几件东西放在任何一个博物馆给他的标识肯定是南宋龙泉窑XX瓶,可这几件却是在“新安号“”中发掘的。我们在以往能查找到的所有资料和教科书上都把这些器物断为南宋,但是从新安沉船上的这些器物来看,以后在南宋与元的断代上需要好好探讨一番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作为外销,新安号上光龙泉窑瓷器就占了百分之六十,船上货物的订货商为日本寺院,因此这批瓷器以供器、陈设器、文房器为主,不少为国内博物馆罕见,文化含量较高。

太惊人了,我们现在在潜意识中对外销瓷的定义是比较差的,包括像长沙窑,现在还认为长沙窑工艺花样虽然繁多但是总体并不符合东方人的审美,并且在同类窑口上不如巩县窑。但是这些出口的龙泉窑却都是顶级的啊,放在拍卖上哪个不是过百万甚至上千万的。

?欧洲人的审美

与宋元时代中国瓷器主要销往东南亚、西亚北非不同,明清时代海上丝路,远销欧洲的中国瓷器,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据推算,18世纪流入欧洲市场的中国瓷器应在1亿件以上。著名的品类如克拉克瓷。

万历-崇祯时期的克拉克瓷盘

什么是克拉克?在大航海时代,葡萄牙人最早进入中国,也是最早贩运中国瓷器的欧洲商人。而最富盛名的”克拉克瓷”,其出典就来自葡萄牙和荷兰。

年,荷兰人截获了葡萄牙船只“圣卡特琳娜”号,船上装载的是青花瓷器,从此,同样风格的瓷器在欧洲都被称为克拉克瓷器。“克拉克”(Kraak)在荷兰语中指“葡萄牙战舰”的意思。

我们今天所说的克拉克瓷器从此泛指明末清初(主要是明武宗正德年间之后)中国外销欧洲的定制瓷器。其装饰图案虽然以中华风格的纹饰为主,但是,却为迎合海外的消费者,做了适度的改造。

这是大英博物馆中的一组中国外销瓷藏品组合,最上面那个盘子就属于克拉克瓷,这种风格年份大概在嘉靖-万历左右。浙江省博物馆就藏有一只非常精美的万历克拉克瓷,在杭州的小伙伴可以去参观一下。

这种青花瓷有特定的纹饰风格,盘心、盘壁两层纹饰布满全器的内里,中心图案以山水、花鸟、人物或动物为主题。边壁是八至十组的开光纹饰,这种开光类似于元青花中的一种装饰风格。

元青花与克拉克

对比这个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是不是很接近呢?我认为这种风格的来源很有可能就是元青花,而且对于元青花,其实现在有很大一部分研究人员都认为在当时元青花也是为了外销而生产的,虽然没有很明确的定论,但是在国外出现的一些元青花器物上,至少证明它曾是出口的一大品类。

至于看到这个鬼谷子下山的大罐还想提一下,该器物于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德拍卖上出现的专场是“中国陶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艺品”,在当时拍出了2.3亿的天价,拍得者是国际大古董商Eskenazi,刘益谦2.8亿的那只鸡缸杯就是他的旧藏。

而除了克拉克瓷著名的外销品种还有纹章瓷,纹章瓷中的纹章出现于欧洲中世纪。当时交战双方身着护体盔甲,敌友难辨。为了避免并解决身份辨识的问题,人们纷纷在自己的盾牌、罩袍上设计一个既独一无二,又能从远处分辨的图案。这些图案一代代流传下来,最后演变成了身份与地位的象征,后来将这些图案烧制于中国瓷器上出口。

去年郭学雷老师就在南宋官窑博物馆开过一期关于“纹章瓷”的讲座。

看了这么多,你现在觉得中国外销瓷的影响力有多大呢?要知道瓷器的英文名称是“CHINA”,在老外眼中中国陶瓷是可以代表国家的。

而就连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马克杯是清中期也就是18世纪时,中国人为西方人做的。欧洲人的家里,直到现在招待客人还是使用几代人传下来的瓷器。很多欧洲人家里的墙壁上还挂着中国瓷器呢!

在这样一个商品进口,文化进口的年代,回想历史上的中国曾是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不禁感慨唏嘘。我们今天能做的只是保护好我们的民族文化,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的,发扬继承下去。就像黑石号的例子,打捞完成拍卖的时候竟被新加坡以如此低廉的价格买去,而中国一些藏家又以高价去购回一部分,至今国内也就余件“黑石号”上的器物,这是非常令人痛心的。外销瓷的存在代表着中华民族曾经的辉煌,文化的灿烂,虽然我们个人能做的有限,但从心里还是希望把这种辉煌灿烂延续下去的。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权威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中成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anxianzx.com/xajj/1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