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田宜龙薛迎辉通讯员郭建立
一个是“十年九旱”,一个是“四水同治”,看起来是两个不搭边的概念,当听说新安县要推进“四水同治”时,可能有些人会不解。
其实不然,“四水同治”不仅是简单地治理水患,而是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的统筹治理。对于干旱之地,“四水同治”同样迫切。近日,记者走进新安县,观涧河生态修复治理、探沿黄水土保持、睹水利工程进度,看旱地新安如何实现“引得活水润城乡”?
涧河治理:垃圾河变身生态河民生河幸福河
12月21日清晨,新安县城关镇安乐村村边涧河堤的“乐道”上已热闹起来,村民常向春走出家门,加入“晨练大军”。“我是开窗见‘乐道’,别人问我在哪儿住,我说住在体育公园里。”常向春逗趣道。
涧河生态谷环河休闲“半马”赛周飞供
涧河新安段全长42公里,由于穿城而过,涧河一度受到污染,河岸坑洼不平、垃圾堆积,人人唯恐避之不及,成为新安的生态短板。
年,新安县开始实施涧河治理工程。依照“浅水阔面原生态”原则,该县投资18亿元,充分利用现状河道的形态、地形和水文,恢复河道自然水生态环境,自西向东,对涧河按照6公里水源涵养段、18公里城市风光段、18公里郊野旅游段进行分段治理。
涧河的变迁,是新安县“四水同治”成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代治水方针,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四水同治”的重大决策部署和洛阳市“四河五渠”综合治理的工作部署,扎实推进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
“实施‘四水同治’是建设生态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只有彻底解决水的问题,产业转型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新安建设才有‘源头活水’!”新安县县长王智说。
如今,行走在涧河两岸,城市游园和园林景观越来越多,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随着治理成效的显现,涧河新安段铺开了一幅“水清、岸绿、路畅、景美、惠民”的美好画卷,“一河清水送洛城,一道绿色通洛城”的生态愿景变为现实。
涧河生态谷新安县水利局供
水土保持:沿黄荒坡蝶变沟域经济网红地
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新安正村镇沿黄生态廊道及大河田园观景台游玩,昔日黄河岸边无人问津的荒山野岭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年,正村镇启动大河田园沟域经济示范带项目,目前绿化面积达到亩,昔日杂草丛生的荒山沟已成为风景宜人的生态沟,不仅有效保持了水土、涵养了水源,而且极大地改善了黄河支流——畛河流域水环境。
“原来这里乱石遍地,一片荒凉。”正村镇镇长姚凤娟说,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储林项目加快推进,镇党委、镇政府围绕“荒山增绿、群众增收”两条主线,采取“政府+企业+村集体+群众+景点”的形式,带动周边余名群众及贫困人口就业,成为沿黄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水保林绿化种植新安县水利局
新安县为沿黄县域,黄河新安段主河道总长38.7公里。由于地处豫西丘陵浅山区,水土保持是“四水同治”的重要内容。该县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沿黄生态长廊。去年以来,新安在沿黄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2平方公里。
同时,该县大力实施黄河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工程,累计投资8亿元,先后建设了畛河生态谷、黄河神仙湾等水土保持工程,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平方公里,打造了具有地区特色的沟域经济。目前,县内高质量编制完成了12条沟域生态经济示范带,覆盖24.9万人,年收益可达28亿元,“荒山沟”变为了“聚宝盆”。
源头活水:多方“引”水润得城乡美如画
除黄河外,新安境内还分布着涧河、畛河等5条主要河流,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导致水资源分布不均、极度匮乏,“十年九旱”曾是该县最突出的气候特征。年8月到年6月,该县曾连续22个月没有下过一场透雨。
如何提升水资源配置能力,破解发展瓶颈?新安的秘诀就是:引来境外水、留住天上水、补充地下水、洁净地表水。在“四水同治”中,该县以沿黄生态保护治理为引领,协同推进涧河、畛河等“五河同治”,强力实施总投资42亿元的“”生态涵养综合利用工程。目前,总投资18亿元的涧河生态治理完工,总投资5.62亿元的引畛济涧工程通水、总投资2.68亿元的青要山水库蓄水,引故入新、三河水利枢纽、污水处理厂中水循环利用等工程稳步推进,提高了水资源配置效率,解决了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生态补水等问题,改善了县域内水生态环境。
新安县青要山水库张田摄
巧做“水文章”透着新安的智慧和远见。为解决涧河水源不足问题,新安实施了引畛济涧工程,畛河水通过自流供应涧河。与此同时,依托青要山峡谷地段实施了青要山水库建设工程,弥补了引畛济涧工程在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期间天向县城自流供水。为让新安人吃上纯天然的优质水,新安依托“引故入洛”工程实施了引故入新工程,同时,实施三河水厂和三河供水枢纽工程,供水能力每天吨,通过倒虹吸、泵站和输水管道送到县城、铁门镇和两个产业集聚区。
该县青要山水库总库容万m,自今年6月下闸蓄水以来,水库水量稳步增加,山湖美景令人心旷神怡。“以前俺们村祖祖辈辈都怕每年的汛期”,家住水库附近的村民裴海水说,每年遇到暴雨,住在河两侧的村民饱受洪水之痛,现在好了,洪水变成了福水,变成了金水、银水!
——“四水同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充足水源。该县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亿元、总量居洛阳市第1位,位居全省县域经济“十强县”;
——“四水同治”,改变生态、推动了文旅融合。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36.5%,年接待游客万人次,叫响了“丝路汉关、山水新安”等文旅品牌;
——“四水同治”,滋润了城区,提升了城市品位。城区内相继建设了绿苑游园等7个城市公(游)园,近郊建设了函谷关遗址公园等3个公园,打造出了“开窗见绿、出门进园,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生态城市。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今年以来,该县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中国工业百强县、全省首批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和省级森林城市等含金量十足的荣誉称号。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新安县委书记宗国明表示,下一步,新安将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强力推进“四水同治”各项工作,系统解决全县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问题,努力实现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洛阳绚丽篇章中勇于担当、贡献力量!
编辑:洛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