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最低调世界遗产汉代排水管网至今完好被

始建于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年)的汉函谷关遗址,位于河南洛阳新安县东关村,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关隘之一,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东起点的第一道门户,素有“中原锁钥,两京咽喉”之称。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著名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描述的即为此地。

整个遗址由古汉道、关城、关楼、鸡鸣台、望气台和城墙组成。关城中间的两层关楼飞檐画栋、气势磅礴。鸡鸣台、望气台和城墙虽然残缺,但整体轮廓仍存,从遗址出土的巨型石料可以想像当年建造工程之巨大,可谓固若金汤、牢不可摧。

汉函谷关自东汉时期就是长安与洛阳之间的著名关塞,历代帝王和文人墨客多有登临并吟诗抒怀。据北宋典籍《文苑英华》记载,汉函谷关还是东西方贸易的一处重要关口,如同现代海关一样对丝绸之路的商贸活动起到监督管理作用。

多年来,汉函谷关历经风云战乱,最后一次重修是在年。修复后的关楼高8.3米,分为上中下三层,顶层为一座四角亭阁,底层城楼正中拱形门洞可供东西交通之用。值得一提的是,门洞上方的“汉函谷关”匾额为康有为题写。

年,考古工作者在对函谷关关城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南城墙、东城墙、排水渠、房址、水井等遗址,以及一条沿用至现代的千年古道,这些重要的考古发现充分证明了函谷关不仅是一道关隘,还是一座气势宏伟、关塞相连的防卫都城。

根据考古发掘,在遗址中发现了汉函谷关的排水设施,证明早在汉代时期中国的城市建设就有了规模较大的地下排水管网规划,纵横交错的下水道内竟可行人,且至今保存完好,可见当时的施工建造水平相当先进。

遗址中还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值得一提的是,汉代关隘并非一处,却只有汉函谷关的瓦当上有“关”字,据专家分析,汉代的“关”特指函谷关,不需再冠以“函谷”二字,可见其地位之高。现在中国海关博物馆LOGO图案内的篆体“关”字就出自这里。

昔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军事要塞,早已随着历史的硝烟成为无尽的追思。年,新安函谷关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作为“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路网”的一处遗产点,于年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anxianzx.com/xajj/114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