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八陡山村的一名高中毕业生被人杀害。受害女孩的父亲冯先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女儿高考考了分,遇害前已填报好志愿,第一志愿是郑州大学。受害女孩的父母表示,事发当天,女儿原本在家中填报志愿。下午,女孩母亲回到家时,发现女孩不在家,感觉异样,连忙出门寻找。随后,她发现女儿躺在一个废弃洞穴里,已被杀害。新安县磁涧镇八陡山村一位村民告诉新闻记者,据他了解,目前,警方带走了一名疑似犯罪嫌疑人的同村村民。被警方带走的村民身患残疾,没有成家,经济条件较差。
看了很多家新闻都没有阐述嫌疑人行凶的原因,不过我猜测它作案的动机可能是嫉妒。凶手是残疾人,至今未婚,家中只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和一个二十多岁的侄子,反观受害者,不仅父母双全,自己也通过了高考的洗礼即将踏入大学的校门。相聚不过百余米,可等待他们的却是不一样的未来,思想的局限性让凶手执拗于埋怨命运的不公,故而心生歹意,在嫉妒的驱使下做出了杀害女生的禽兽勾当。
这种扭曲心理造成的凶残行为虽然荒唐,可却并非个例。年7月8日,仅仅因为嫉妒邻居家的孙子比自己孩子更聪明伶俐,52岁的犯罪嫌疑人李秀玲便对年仅四岁半的王明涵痛下杀手。她先是假借陪王明涵玩游戏将其骗回家中,而后以“瞧病”为名死死掐住王明涵的脖子,期间李秀玲还顺手拿起一件衣服套在王明涵的脖子上方便自己使力,直到看着孩子断气她才放心。
松手后思索片刻,李秀玲立刻起身,将院中大门紧紧锁住,并找了一个床单将王明涵裹住,径直走向院子花池下的窨井旁抛尸,随后又在王明涵的尸体上扔了几件旧衣服,并盖上一层薄土,还涂抹了部分污泥。在得知村里人和民警都在寻找王明涵时,李秀玲又在案发当晚整了一层潮湿的泥块覆盖在窨井里头,以至于后来警犬都无法发现异常。后来在民警的多次排查下,由于李秀玲表现的过于冷静和有条理,最终被民警发现破绽,使得案情真相大白。“他凭什么比我孙子强!”“我恨啊,我嫉妒啊,他凭什么比我孙子聪明!
他生得漂亮,天真又可爱,机灵又会说话,谁都喜欢他,就连我自己都忍不住喜欢他,那谁来疼我可怜的孙子!”仅仅是因为嫉妒,李秀玲就杀害了别人家的孙子,那么以此类推,同样是因为嫉妒,嫌疑人残忍杀害了本是自己亲戚的女生。后来,尽管李秀玲多次当庭忏悔,但还是被判处了死刑,并在年10月26日执行,我想这个案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死刑,是这头满怀妒忌心理的禽兽的最好归宿。
说说洛阳,你们可能不知道,洛阳的山区十年九旱,十分贫瘠,在这种环境下一个女生能考多分意味着什么?可能意味着她是全家人、乃至全村人未来最光明、走的最远的那个人,就这样一个处在豆蔻年华、刻苦努力对未来充满憧憬的人,被一个人渣给断送了生命和大好年华!
她跨过了一百万人的独木桥,却命丧这样的人渣手中在河南是什么概念,参加过或者了解过河南高考的都明白,河南近几年高考人数都是上百万的分在河南排一万多名,这有多不容易,是多少个清晨和夜晚换来的,高中生基本都是五点多起床晚上十一点多睡觉,高三阶段午休都不敢睡,最多20分钟休息时间,每个课间除了必要的上厕所时间
几乎都趴在桌上写作业,正是陪着妹妹报志愿,才知道一万多名能上什么样的学校,这个女孩子本来可以去自己想去的城市,以她的成绩且不说甚至是也没问题,在这个假期她可以通宵打游戏,买新衣服,染五颜六色的头发,去旅游,去干很多很多18岁可以干的事儿,可是她就这样无缘无故的被杀了,她还没有享受到她努力了这么多年的成果,她甚至没有看到属于自己的录取通知书,没有走进大学校园,没有感受大学生活,没有好好的长大,没有陪着自己的父母慢慢变老,她就这样没了,我真的很不理解,为什么总有那些恶人坏人,任意剥夺别人的人生,漠视生命,凭什么?!凭什么?!!努力了那么多年就这样没了,这个女孩的父母家人该多难过!这个杀人犯必须一命换一命!
听到这个新闻,我真的按耐不住内心的愤懑与冲动。我们家姐弟四个,都是一开始村里一堆伙伴去上学,到了初中少了一批、到了高中少了一批、到了大学可能就剩下了一个人……我相信这名女生也是一样,作为一名留守学生,她承受着常人不能承受的刻苦与努力,一步步通过高考的独木桥,考了多。然而家人都在外打工,自己的喜悦与谁诉说?
她独自一个人在家填报志愿的时候,是否也在幻想着未来大学优美的校园、多彩的生活和安静整洁的图书馆?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十八岁的芳华,似乎是在我身边的朋友和姐妹,哪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作为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改编节选自––鲁迅《纪念刘和珍君》虽说以命抵命是法律公正的体现,但我想说“一个50岁的人渣,你的命值几个钱”?
最后:人心最可怕,有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