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抓进度,评比促提升。1月6日,新安开展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作观摩评比活动,对涉及矿山生态治理工作的南李村镇、铁门镇、石寺镇、北冶镇、石井镇等7个镇进行现场观摩、评比打分。县领导宗国明、王智、刘峥鹏、赵宏峰以及7个镇和相关县直单位负责人参加观摩活动。
据了解,全县共有露天矿山生态修复任务图斑处余亩。截至目前,全县共完成治理面积余亩。其中汾渭平原图斑完成修复治理面积余亩,已全部完成生态修复任务;黄河流域图斑完成修复治理面积余亩,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其他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图斑完成面积余亩,完成率91%。
宗国明一行先后到南李村镇懈寺村生态修复治理点,铁门镇蔡庄村、董沟村2#生态修复治理点,石寺镇窑院村1#、2#生态修复治理点,北冶镇东沟村栗树扒生态修复治理点、东沟村八一矿生态修复治理点,石井镇潭上村、拴马村青石沟生态修复治理点,青要山镇黄北岭村1#、2#生态修复治理点、千山矿业,正村镇白墙村生态修复治理点实地观摩,看现场、找问题、谋对策、促进度,在比较中找差距,在相互交流中学习经验,在感受变化中激发干劲。
观摩中,县委书记宗国明就各矿山生态修复情况进行了分析点评,逐一把脉,现场解决问题,并提出要求。
在随后召开的讲评会上,宗国明既充分肯定了成绩,又深刻剖析了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存在的不足。他指出,经过前期共同努力,全县矿山修复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虽然成绩有目共睹,但从“回头看”观摩情况来看,进度不平衡、标准不够高、植绿不到位、指导不深入、排查不彻底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升认识,以更高的站位坚决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坚持问题导向,积极主动作为,全力攻坚克难。
宗国明强调,要拉高工作标杆,始终坚持高标准、高定位、严要求,实施削坡回填、黄土覆盖、植绿复绿等治理措施,集中历史遗留矿山进行综合生态修复;要结合矿山所在位置的农业结构和生态环境,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合理搭配绿化树种,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林、经济林等,充分释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把握时间节点,加快工作进度,确保今年3月底前务必清零到位、治理到位、植绿到位、验收到位。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决杜绝开采式治理,坚持“先治理、后开采,不治理、不开采”的原则,严格落实产业链矿山企业保护与治理的主体责任;要加强矿山开采监管,专题研究有证矿山、合法矿山“如何批、如何管、如何治”的问题,建立完善的矿山监管制度,依法行政、依法监管。各镇和县直单位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切实履行属地管理和行业监督职责,把握治理标准,明确治理时限,加强监督检查,加强工作指导,妥善解决修复治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全力推进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全面实现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动态“清零”,确保按时按效完成矿山生态治理目标任务。
会上公布了此次观摩排名,排名前三的是石井镇、石寺镇、北冶镇。
记者:李莉娟陈致远
你喜欢
新安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会议新安首批新冠病毒疫苗开始接种万基石墨批量远销俄罗斯●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