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9:00
由媒体记者、摄影家组成的
寻找光明记忆寻访团来到
下村市场以及麦肖丽传统美食作坊
探寻合水口传统美食??合水口社区,位于深圳市光明区公明街道中心区西部。关于合水口的文献记载,最早出于清朝嘉庆二十四年(年)的《新安县志》,志称:“新安县划为3乡7都57图村,其中,合水口村属于三都福永巡检司管辖。”
“合水口”是根据地形命名的,该村地势较低,上游几条村的水汇至村前的一条陂,形成一个合水口再流入茅州河,故得名。合水口历来练武成风,是之名的武术之乡。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包括武术在内的许多传统文化习俗渐渐没落,曾经声名显赫的“武术之乡”后继乏人,那一套套曾经威震四方的武术濒临失传。
在合水口村,有一位广府传统小吃制作手艺有位传承人——麦肖丽,在现代化的时代,她还保留着传统的制作手艺。
合水口村广府传统小吃手艺传承人麦肖丽
寻找光明记忆寻访团向麦肖丽询问门店内的传统美食
寻找光明记忆寻访团采访麦肖丽
了解了这么多
合水口的历史故事
当然还少不了传统美食啦??
传统的广府式糕点小吃有碌堆、碌堆窝、炒米饼、油角、糖环、艾果、松糕、鸡椿角等等。譬如碌堆窝,这是光明乃至深圳节俗必不可少的一种小吃。本地人在逢年过节、红白喜事等民俗活动时都会制作这种传统食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地碌堆窝分为两种馅料,一种是豆沙馅,另一种则是花生糖馅。碌堆窝皮用的是糯米粉,经过油炸,外脆里绵,香甜却不粘牙,非常好吃。
合水口村广府传统小吃手艺传承人麦肖丽展示鸡椿角、薄撑等传统小吃
不少的传统美食都是糯米粉和砂糖为主原料,制作工艺也都非常复杂,工序较多,但为了保证新鲜,传承人麦肖丽每天3点起床准备材料并开始制作,7点准时准点到下村市场门店开店。如此复杂又花时间的的制作手法让麦阿姨不禁担心这些传统小吃面临失传的危险。
用来制作艾茶果、碌堆窝皮等的糯米粉
鸡椿角、薄撑等传统美食
制作松糕模具
不同口味的松糕
传统小食不单是食品,而且是深圳的根;它蕴涵着着深圳人朴实的人情味,代表着一种本土文化和民俗,是深圳人一直珍藏的记忆。
随著老一辈制作艺人的年龄增长,缺乏新一辈的传承人。再加上现代生产多采用机器制作,使得传统的手工制作受到冲击,需要进一步传承保护,这也正是这次巡抚寻访活动的意义,树立大众保护意识,更好地传承文化,共同推进光明区传统文化历史的保护和宣传。
来源:光明区文化馆图书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