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医家程门雪用药特色探析

程门雪(~年),字九如,中医学家。婺源县人。曾任上海中医学院院长,著有《金匮篇解》、《程门雪医案》等。少年师从歙县名医汪莲石,后拜孟河名医丁甘仁为师。

程氏治方选药因证转移,博采古今,熔经方、时方于一炉,善用复方多法治疗热病和疑难杂症,用药以简洁、轻巧、灵动见长,具有深远的临床指导意义。

第一阶段

程氏早期用药迅猛慓悍,以仲景方药大剂出入。其因之一为汪莲石是程氏启蒙之师,汪氏是经方派,用药多为桂枝解表,厚朴攻里一路。其医院医务主任期间临床上诊治患者多为劳动人民,其受病邪常为表实之证,故表散重;因其营养不足而里虚,故攻下轻。

这一时期程氏如初生之犊,认证坚决,用药迅猛镖悍,挽救了许多危急重证。相传有治阳明狂热证,用石膏四两,日再剂;少阴虚寒证,短期内用附子总量至斤许。

第二阶段

程门雪拜于丁甘仁门下。丁甘仁为孟河四大名医之一,信从叶天士,薛生白的温病学说,临证用药以平淡轻巧见长。因此程氏这一时期用药特色为简洁、轻巧、灵动。

年起,程门雪专注临床,自设诊所开业。病人中不少出自富贵之家,他采用丁甘仁氏的平淡法,并沉酣到叶天士学说中,含英咀华,成为当时上海的伤寒、温热名家。他对“轻可去实”法深有研究,试用药来举例:麻黄只用三分至一钱五分,还须水炙或蜜炙。桂枝少至一分,煎水炒白芍,炒后去桂不人药。陈皮、干姜用蜜炙;半夏用竹沥或青盐制;常以香稻叶、野蔷薇、枇杷叶、蚕豆花、金银花、生地、青蒿、藿香、白荷花、荷梗等蒸露。这些炮制法或退一步用药法,所以制约药性辛散、苦泄、温燥、滋腻的偏性,或则取其芳香轻清,醒胃祛浊。

第三阶段

程氏晚年常为工农兵服务,诊治对象与前两个阶段大不相同,他体验到劳动人民长期因劳致虚,反复感邪,以及湿、热、瘀、滞的兼夹,这种虚与实的交叉重复而又错综纠结,所以相应地制定了“复方多法”的治疗,揉合温散、疏化、宜导、渗利、祛瘀、清里、扶正达邪、去邪安正等诸般治法,集于一方而兼顾之。由于他得有仲景、天士选药的特长,能如天孙织锦,无缝可寻,驱使诸药,似水乳之融。故能表里、上下、虚实、寒热、标本并施,取得较快的疗效。并使病人饮食不衰,从而体力得以较早恢复。

一个医生临床的初期,大都是药患其多,不知筛选,凑集于一方,想把诸病一举悉平,一网打尽,这一粗浅阶段,是人人经过的。由粗浅而至漂悍,又由绚烂而归平淡,这是应有的过程。再进而小大咸宜,进退随意,有的放矢,则不是每个医生都能做到,由此便可窥见程氏遣方用药的精妙所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anxianzx.com/xahj/68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