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安文化品牌建设的思考

中科白癜风公益活动 http://m.39.net/pf/a_5779537.html

联系有关机构和人士,以及广东、海南的相关城市,从军事学、海洋学、民族学、南海问题、海军史、造船史、航海史、外交史、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综合立体地开展对杨仆的研究,提高杨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研究上确立长远的杨仆是“中国海军鼻祖”的历史定位;通过军地共建,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按照《舰船命名条例》,命名一艘“杨仆舰”列装海军;依托杨仆墓,修建杨仆墓园,规划建设杨仆祠……

这些有思考、有创意、有见地的观点,是县域文史研究者孙保旭先生在长期较为全面与深入的梳理思考后,于近期完成的万余言的《关于“新安文化”的几点思考》中的部分内容。从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的殷殷赤子情。本期选载部分内容,以飨热心于新安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您。

——编者

关于新安文化品牌建设的思考

孙保旭

新安地处中华之脊秦岭与华北平原的交汇地带,北邻黄河,是山岳文化、平原文化、河流文化等三种地理文化(文明)的荟萃地。新安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因为优越的自然地理位置,形成了异彩纷呈、具有地域特色的丰富灿烂的文化。主要有以黛眉山、青要山、荆紫山、邙山、郁山和黄河、青河、畛河、涧河等“五山四河”为代表的山水文化,以洞真观、通仙观等为代表的道教文化,以汉函谷关的“汉关文化”(汉函谷关自身)、“长城文化”(西汉河洛长城,以汉函谷关为中轴,北起黄河,南至洛河,是一个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关塞相连,绵延百公里,规模宏大,中原地区十分罕见)、历史名人文化(以历史名人杨仆为代表)构成的丝绸之路文化,革命的红色文化,以及农耕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等。

新安文化“家底”中有两张“王牌”,那就是历史文化中的丝绸之路文化和红色文化。

新安的丝绸之路文化,是新安历史文化的精粹,是新安的“国宝”,也是新安本土文化聚合力形成和竞争力彰显的核心所在。它是凝聚新安人气、鼓舞新安民心、增强新安人对本土文化自信的根本所在,也是新安人对本土文化产生自豪感、责任感、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重要载体。

汉关文化与丝绸之路文化的天然一体,使汉关文化和汉函谷关具有极强的独有性、唯一性、排他性、正宗性、根源性、原创性(本色)、正统性、开放性、包容性、权威性。

汉函谷关是世界文化的璀璨瑰宝,理所当然应该是新安的文化符号和文化地标。同时,汉函谷关作为新安的文化符号和文化地标,符合把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一个地域的文化符号的国际惯例和国内惯例。

因此,新安的文化品牌理应是汉关文化了。而作为新安文化品牌的表象符号(文化地标)也只能是汉函谷关了。因为只有它们具备了作为一个地域文化品牌和文化品牌表象符号的特征和要求。

愚以为,新安文化建设发展的现状是:缺少适应文化市场发展的文化产业集团,缺乏对外的竞争力;推介未能形成“航母”效应;学研散于民间,不成规模,缺乏有效组织、引导、支持、扶持,从事者多表现为个人的爱好层面;宣传媒体多局限于县市内,且宣传档次不高,规模不大,对外影响效应有限,像央视《中国影像方志·新安篇》那样的有分量的文化宣传产品,数量少,未形成规模效应。

鉴于此,对新安文化主要是文化品牌建设及发展建议如下:

一、从文化事业、产业、软实力发展三方面编制新安县文化发展近中远期战略规划,实施“文化立县”战略,以法定形式监督实施。文化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要文旅融合、要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叫响“建设人文新安”口号。

二、制定文化建设专项规划,实施一批文化建设专项工程,使新安历史文化进乡村、进学校、进公(游)园、进社区、进旅店、进车站、进商场、进智慧书屋等,普及新安历史文化知识,唤醒、普及、强化人们的文化意识,提高传颂的文化品位,增强新安人的文化自信。

三、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整合、保护、开发、利用的工作力度,在文物普查成果的基础上,再审批一批县级,申报一批市、省、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包括红色文化),实施一批保护、维护、修复、利用工程。推进“人文新安”建设,打造河洛地区文化利用中心片区。

四、挖掘、培养、整合一批文化研究人才,特别是文化创新、市场开拓、创意策划、文旅融合等方面的人才,创设良好的学术环境、政策环境和研究条件,提供相关服务和方便。利用互联网,建立一个县级文化展示平台。

五、加强汉函谷关历史文化的挖掘和研究。借助国家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良机,做好三个方面的挖掘和研究工作,打造好“汉关文化”这个新安文化品牌。(一)加强汉关文化的挖掘和研究。(二)加强“西汉河洛长城”文化的挖掘和研究。汉函谷关是“西汉河洛长城”的一部分。“西汉河洛长城”已得到史学界认可,通过系统的挖掘和研究,最终确立以汉函谷关为中轴的“西汉河洛长城”的重要地位和历史认可。(三)加强对杨仆这位民族英雄的挖掘、研究和宣传。这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联系有关国家级学术研究机构、高校、专家等,挖掘杨仆的生平事迹史料,围绕杨仆从军事学、海洋学、民族学、南海问题、海军史、造船史、航海史、外交史、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开展国家级的学术研讨活动。2.与杨仆的重要军事活动地广东、海南的相关城市结为友好城市,联手开展对杨仆的研究,提高杨仆的知名度。3.依托杨仆墓,修建杨仆墓园。借助国家在铁门镇玉梅行政村一带进行交通枢纽建设的大好时机,划定墓园保护范围并建设,先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后依托汉函谷关的地位和影响,逐步将杨仆墓(园)申报高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最终实现其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目标。4.规划建设杨仆祠。在杨仆故里玉梅村的适当位置,规划建设杨仆祠,展示杨仆的生平事迹,与汉函谷关相呼应,成为汉关文化新的展示地,与千唐志斋、洞真观从交通上予以整合,形成我县新的历史文化旅游景区群。5.在确立杨仆是“中国海军鼻祖”的历史定位的基础上,通过军地共建,争取海军按照《舰船命名条例》,命名一艘“杨仆舰”列装海军。最终实现杨仆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航海家、民族英雄、爱国将领、中国海军鼻祖的历史定位。

作者:孙保旭新安县退休干部,河南大学历史专业、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高级政工师、注册高级咨询师、注册高级经济规划师,对法律、经济、文化策划等进行过专业学习,从事过教育、新闻、宣传、行政等工作,酷爱地方历史文化(尤其是红色文化),擅长文旅项目策划、咨询、创意。

播音:唐风,原名余公平,新安县第三高中教师,业余主持人。喜欢文字,如同喜欢清风朗月;品味生活,常于深夜静坐听雨。

悠然文学平台投稿须知:

1.稿件需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稿件题材、体裁不限,投稿需注意时效性,要与季节、节日、时令等合拍;

3.在其他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anxianzx.com/xahj/5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