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荟萃新安医家经典医案赏析

TRYHARD

“中医之成绩,医案最著。欲求前人之经验心得,医案最有线索可寻。循此钻研,事半功倍。”

----国学大师章太炎

自古新安医家“耻于深信而笃于深求”,诸家常将临证所得笔之于书。尤在论治痹病方面博采众长,自成体系,其丰富的学术思想及独特的治痹经验是新安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选取部分经典医案和大家共同学习:

汪机

汪氏治疗痹病从调补气血、固本培元入手,喜用参芪培补人体元气,以治痹病之本。

案:一妇或时遍身麻痹,则懵不省人事,良久乃苏。医作风治,用乌药顺气散,又用小续命汤,病益甚。邀余诊之脉皆浮濡缓弱。曰:此气虚也。麻者,气馁行迟,不能接续也。如人久坐膝屈,气道不利,故伸足起立而麻者是也。心之所养者血,所藏者神。气运不利,血亦罕来,由心失所养而昏懵也。遂用参、芪各二钱,归身、茯苓、门冬各一钱,黄芩、陈皮各七分,甘草五分,煎服而愈。

本案患者本系气血不足,元气受损,理当固本培元,补益气血。前医不知,以风来治,病情加重。汪氏谨守病机,认为麻木则有气虚导致,气虚血行不畅,气血不足,出现昏懵等症,脉象浮濡缓弱,病机根本责之元气虚衰。治疗以参、芪为主药,固本培元;当归、麦冬、茯苓健脾、养血、滋阴;黄芩清热;陈皮理气。全方补益不恋邪,祛邪不伤正,故而痊愈。

医学原理

赤水玄珠

医旨绪余

孙一奎(-年),字文垣,号东宿,别号生生子,明代徽州休宁人。孙氏代表作有《赤水玄珠》、《医旨绪余》、《孙氏医案》等,其创立“动气命门”学说,认为“命门为两肾之间动气,是人身生生不息之根”。疾病的发生多由于命门火衰,元气不足等造成。孙氏在命门学说的指导下,治疗痹病注重温补元气,益肾健脾。

案:嘉善之妓李双,号素琴,体虽肥,而性冲澹,态度闲雅端重,歌调娼家推其擅场,与予邑程芹溪处厚,患痛风,自二月起至仲冬,诸治不效,鸨母悭毒,遂视为痼疾,不为治。而芹溪固恳予诊之,六脉大而无力,手足肢节肿痛,两跨亦痛,不能起止,肌肉消其半,日仅进粥两碗,月汛两月一行,甚少。予日:此行痹也。??以人参、白术、薏苡仁各三钱,当归、枸杞、杜仲、龟板、苍耳子各二钱。晚蚕沙、秦艽、防风各一钱,大附子、甘草、桂枝、黄柏各五分,十帖而痛止肿消。改用归芍六君子,加薏苡仁、丹参、红花、石斛、紫荆皮,三十帖而痊愈。

按语:本案患者症见手足肢节肿痛,两跨亦痛,不能起止,肌肉消其半,日仅进粥两碗,月汛两月一行,六脉大而无力。由脾肾亏虚、气血不足、风湿内侵所致,脾肾不足为本,风湿内侵为标。治当补肾健脾、益气养血、祛风除湿。方中参、术、归补脾、益气、养血;枸杞、龟板、杜仲益肾壮骨;蚕沙、秦艽、防风、黄柏散风除湿;附子、桂枝温经通络。全方标本兼顾、寒热并用、补泻兼施,共奏益脾肾、养气血、祛风湿之效。且痛止肿消后,以归芍六君子汤加味,增强健脾养血、通经活络之效以善其后。

程文囿,字观泉,号杏轩,清代徽州歙县人。其代表作有《医述》、《杏轩医案》等。程氏深谙内经,融汇伤寒,兼涉温病,尊崇景岳之“温补”学说。临床治疗痹病,注重补养气血,固护正气,治病求本。

案:王妇周体痹痛,医作风治,卧箦月余,肢挛头晕。予见之曰:此痹证也。躯壳外疾,虽无害命之理,但病久寝食不安,神形困顿,速就根本,犹可支撑。若见病医病,则殆矣。方定十全大补汤,加枸杞、杜仲、鹿角胶,两服未应,众疑之。予曰:缓则疗病,急则顾命。今病势败坏如斯,舍是不救。且补虚与攻实不同,非数十剂莫效。又服十日,周身发肿,众称病变,予曰勿忧。凡风寒客于人,壮者气行则已,怯者著而为病,本由营气不足,邪陷于里,今一剂,托邪外出,乃佳兆也。仍命照方多服,痛止肿消而愈。识此为治痹恣用风燥药者戒。

按语:王妇罹患痹病,审症求因、治病求本,当以气血不足为本,应以补益气血为要。他医以风论治,出现肢挛头晕等变证。程氏以十全大补汤加味治疗,方中以四君子益气,四物养血,黄芪托邪外出,肉桂、枸杞、杜仲、鹿角胶增加补虚之功。全方紧扣病机、方证相应,故而起效。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两服未效,程氏力排众议,强调“慢病守疗”,终究获效。且其警语“治痹恣用风燥药者戒”,对后人影响颇深。

诸上新安医家都用补法来治疗痹症,其汪机善用参芪固本培元,孙一奎动气命门健脾补肾,程文囿调畅气血注重脾胃,虽同病异治,各抒已见,但辨证精准,用药得当,不囿于传统治疗思路,颇具独创性。新安

文字编辑:孔雯

排版:朱国玉

审校:张德东祝一霖

15中医新安班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最有效的医院
北京白癜风价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anxianzx.com/xahj/2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