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安县洞真观壁画艺术五

12.《秋山村居图》

秋山红叶,远山层层,樵夫担柴山中走,村居房屋山中隐,一大草棚中似磨似碾,山路弯弯,由远而近。这幅画用纯朴的墨线来作皴,但线又不长,似有圆浑感觉,并掺杂干笔,画出了远山的深邃,树木的葱茏,达到了互为变化的效果。画中用点极多,苍苍茫茫,浑厚华滋(图一二)。

13.《幽谷水榭图》

远山如黛,层层叠叠,近峰佛塔隐现其中,小河顺流而下,河边水榭别致。游人进出水榭,岸上行人三五,山石干皴湿染,笔健墨清,给人以山清水秀、娴雅幽静的感觉,使观者身临其境,不忍离去(图一三)。

14.《喜上梅梢图》

这是一幅典型的风俗花鸟画,用小写意法作画。上部鹊雀粉梅,寓意喜上眉梢;下为山茶孔雀。画的虽是严冬的景象,却十分喜气吉祥,用笔简练厚重,充分显示出民间画工的高超技艺(图一四)。

三清殿内壁画中《平安吉祥博古图》银票上写有“咸丰十年三月”;《国色天香图》的落款“洛邑缶山”,为壁画的确切年代和作者提供了依据。清代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自年至年,历时年。清代的绘画艺术,继续着元明以来的趋势,文人画日益占据画坛主流,山水画的创作以水墨写意画盛行。在文人画思想的影响下,更多的画家把精力花在追求笔墨情趣方面,造成了形式面貌的更加多样。清代绘画的发展,大致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1]。顺治至康熙为早期,雍正至道光为中期,咸丰至宣统为晚期。绘画以早期为最盛,中期渐衰,晚期则再兴。自咸丰至宣统,是清代绘画发展的晚期,这一时期,清朝的统治日趋衰落,外国列强的入侵,近代资本主义工商城市的崛起,使得画家的生存创作条件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呈现出清新明丽,雅俗共赏的画风,适应了近代人民的审美理想,其共同特点是:继承传统的诗、书、画、印相结合的形式,却不为所囿,发扬个人感情又不自命清高,以传统为根本,适当吸收借鉴西画之长,以个性为灵魂,表现人民生活理想和热情。

《“映日荷花别样红”图》的落款“来缶山氏”说明壁画为民间画工所作;《三教合一图》与河北石家庄毗卢寺后殿壁画,水陆画佛、道、儒三教混为一图非常相似[2];护法神像图与永乐宫壁画中护法神像非常相近[3]。以上壁画虽为民间画家所作,但所绘人物造型丰满,描法多样,用线浓淡恰当。山水画干皴湿染,笔健墨清,苍苍茫茫,又浑厚华滋,大有宋元之风,其所反映的道教故事及社会生活的内容和画风笔法,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对研究道教历史文化和晚清寺观壁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资料。

注释

[1]俞剑华:《中国绘画史》,东南大学出版社,年。

[2]同[1]。

[3]肖军:《永乐宫壁画》,河北美术出版社,年。

文章来源:《考古洛阳》期刊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效果好
中科白癜风医院用疗效说话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anxianzx.com/xahj/1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