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黄河出彩新安之山水奇境

<

黄河,孕育了这里的历史人文

这里是新安,崤函古道的东方起点

这里是新安,豫西地区的闪亮明珠

历史深厚,人文荟粹

地阜物丰,未来可期

《大美黄河出彩新安》之

《山水奇境》

夏日的一场大雨过后,黛眉山便成了人间仙境,水汽蒸腾,云雾飘缈。近在咫尺的黄河河道在浓厚云层的遮挡下,已隐匿不见。

黄河自北向南深切出晋陕大峡谷,遇到华山的阻挡后转向,在中条山和崤山的夹峙下一路向东,进入新安县境内的第一座高山即为黛眉山。

黛眉地处崤山山脉,古名岱眉。远古之时,它与黄河北岸的王屋山都处于海面之下,沉积了大量的泥砂,经压实后形成石英砂岩,随着地壳的抬升,巨厚的砂岩露出地表,因含有高价铁离子呈现出紫红色。

黛眉山岩体高峻,壁立千仞。

重力崩塌后,掉落的碎石在山腰处堆积出三角锥状的裙坡,此处植被繁茂,使黛眉山棱角分明的冷峻气质中增添了一份妩媚。

石英岩体垂直节理发育充分,当风化作用沿垂直节理持续进行后,形成了一线天景观,岩石裂隙持续扩大,塑造出峡谷,宽谷等地貌。

千年之吻、飞来石是黛眉山砂岩山体上的标志性景观。它们的形成,也与垂直节理的风化作用密不可分。只不过,在欣赏者眼中,它们有了其他特殊的人文含义。

山顶往往是风化作用最剧烈的部位,黛眉山顶在风化作用下,形成了一片面积广阔的夷平面。

夷平面地势平坦,没有了树木的遮蔽,各类美丽的野花沐浴阳光雨露,肆意生长,争奇夺艳,编织成巨大的花毯,漫步其间,宛如置身天然花园。

水,是大自然最伟大的雕刻师,这个特点在距离黛眉山数公里的龙潭大峡谷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人工蓄水后,龙潭大峡谷高峡出平湖,泛舟水面,波痕如鳞,两边崖壁高耸,狭窄处逼仄如缝。

这种奇特的地貌景观,便是由水塑造而成的。

经年累月,水流不息,砂岩裂隙一点点扩张,逐步形成了狭谷,隘谷,箱谷地貌,构造成令人叹为观止的红色砂岩嶂谷群的自然奇观。

弃舟登岸,沿狭谷上行,四处可见的瀑布,跌水,溪流,轻盈灵动,却有着改造自然的巨大伟力。

它们磨平了岩石棱角,下切出长达十余公里的U形谷,旋蚀出巨大的瓮谷,描画着优美的层理和曲线。

这里的岩石沉积了十二亿年,这里的水流切割了万年,让龙潭大峡谷享有"中国嶂谷第一峡"、"古海洋天然博物馆"、"峡谷绝品"和"黄河水画廊"等美名。

与龙潭大峡谷仅一山之隔的青要山,主要景观也由流水所塑造。

当无人机上升穿过云层,云海之上的崤山山脉如同海上仙山,连绵百里。

青要山因青女峰而得名。这座巨大的砂岩山体在云雾散去后露出峭拔险峻的面目,让人发出危乎高哉的惊叹。

青要山的制高点,一处是青女峰,一处是和合塬。塬者,乃四周陡峭,山顶平坦的高台状地貌,也由流水冲刷侵蚀而成。

和合塬上,散落着一片巨大的尚未被完全侵蚀的砂岩岩体,这里本是一整块山体,在在强烈的风化作用下,山体支离破碎,形成了笼罩着神秘色彩的巨石阵,契合了远古时期,黄帝,炎帝,蚩尤部落罢战言和、在此结盟的传说。

与龙潭大峡谷精致细腻略有不同的是,青要山的九曲峡谷更加磅礴大气,气势如虹。

在长期风化、剥蚀、切割、搬运过程,青要山形成了陡峭的山峰、壁立的悬崖和深邃的幽谷,漫步其中,随处可见有趣的地质遗迹。

纹路优美的波痕石,记录下了地质年代海水反复冲刷浅滩的景象,仿佛凝固了来自远古时代的阵阵涛声。

花纹如龟甲的泥裂,是泥质沉积物干涸收缩后产生裂隙,再由砂质,粉砂质填充,压实成岩后的岩石。

如同蜂窝的蜂窝石,形似人工雕琢而成的罗汉崖,是差异风化时,砂岩里抗风化能力稍弱的泥岩率先被剥蚀掉的结果。

河道里堆积的由岩体分离出来触目惊心的巨大石块,是重力崩塌作用后的产物。

新安县的景观,大都由紫红色石英砂岩构筑而成。同为沉积岩的石灰岩也增色不少。

石井镇、北冶镇均分布有巨厚的石灰岩层,颜色灰白,如屏似嶂,绵延不绝。

由于石灰岩易融于水,在风化作用下,嶙峋的巉岩,高耸的峰林比比皆是,形成了北方地区为数不多的喀斯特地貌。

漏明崖是新安县喀斯特地貌中的精品,狭长的石灰岩墙,在千万年的侵蚀后,墙体中形成一个巨大的穿蚀洞,让人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崤山,是秦岭东段的重要支脉,蜿蜒于黄河与洛河之间。黛眉山、龙潭大峡谷、青要山,是新安县北部崤山景观的集大成者,也是黄河由中游进入下游的最后一段山水奇观。它构筑了新安县的地理框架,也影响着新安县历史文化风貌,在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工程中,黄河与崤山,必将见证更多人间奇迹。

山水奇境,怎一个“美”字了得!

大美黄河出彩新安

来源

老贾播报

原标题:《《大美黄河出彩新安》之《山水奇境》!》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anxianzx.com/xahj/124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