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为什么不把刘邦封楚地去,自己占关中因

项羽为什么不把刘邦封楚地去,自己占关中?

因为回楚地就是项羽的最佳选择。

项羽入关,压制刘邦的本钱就是手里40万诸侯合纵军,里面项羽自己的人撑死也就十万,和刘邦的实力差不多。他和刘邦都是楚将,而刘邦按照怀王之约,就应该是关中王,而项羽啥也捞不到。毕竟合纵军的军队不是他的,别人都要带回去的。

项羽要当王,就必须拉着诸侯将领一起“造反”。所以他分封之前问怀王怎么搞,怀王就回了他两个字——如约。这不是放羊娃摆谱,而是法理和实力决定的。然后项羽才召集诸侯将领开会分封,要自己干。开篇就是“灭秦定天下是诸位和项籍之力,咱们可以踢开老板单干”。这才有了鸿门分封的事情。

项羽主持分封,靠的是楚军绝对优势的实力,而绝不是他那个诸侯上将军的外聘总经理头衔。他手上最多十万人马,刘邦入关三个月,手上实打实有十来万大军。要是没有刘邦支持,项羽啥也干不了。所以项羽一开始偷袭刘邦的确有可能,不过项伯通风报信之后,项羽绝不可能在鸿门杀刘邦,楚军火并之后,项羽只能出局。到那时他别说控制诸侯将领,或许连楚军都未必控制得了。黥布可不是什么善茬,他就服拳头大的。

为什么他不能要关中?

第一,因为他把章邯一早就封了雍王。第二,项羽还不知道刘邦进关,他屠杀二十多万关中降军是在函谷关外不远的新安县,他和关中老百姓有血仇。第三,他要拉拢诸侯将领,把刘邦保护了三个月的咸阳当奖品给屠了。第四,他没实力为所欲为,因此只能拉拢一批,针对一批。当带头大哥的,至少明面上一碗水端平。他在怀王之约上可以食言一次,但是不能说话如同放屁。

项羽要西楚,图的就是根基和实力。

第一,楚怀王是项梁范增立的,而且血统成疑。范增给项梁谋划立楚国后人的时候,就一早安排了这个伏笔。找到熊心立怀王的时候才十来岁,而作为他名义上的爷爷,当年那个楚人追忆的半生明君楚怀王已经挂了88年。也就是说,就算当年楚怀王在挂掉前一晚搞大小姑娘肚子生下熊心他爹。熊心他妈怀孕的时候,他爹起码七十好几。项羽收回楚国相对容易。

第二,项羽要的地盘不小。他分割先秦旧血统,拉拢分封泥腿子将领。秦国被一分为四,汉中王和三秦王;魏国被一分为三,西魏殷国之外,最肥的给了项羽;赵韩燕一分为二;齐国一分为三;楚国足足分了四份。九江国和衡山国都是一起的,黥布是吴芮女婿,临江王共敖是楚怀王的中尉,这是项羽用来拉拢分化楚怀王手下的。所有诸侯里面,最大的就是项羽的西楚国。秦末一共才多少郡?西楚足有梁楚九郡。又大又肥的梁楚九郡,看上去不比汉中巴蜀强?

第三,有把柄好接手,而且已经被分化的楚国很有实力。项羽出兵救赵才9万人,其中还有黥布吴芮的部下。血战一年之后,他能吸收多少?司马卬申阳这些人只是名义上投靠,封王之后也要带着人走的,更何况张耳臧荼率领的本来就是赵燕军队,不可能跟项羽。但是在项羽赶走怀王陈婴占据彭城之后,他手下一下就有了三十多万大军,哪来的?

第四,项羽谋划夺刘邦的兵权,不过没得手。分封完之后,项羽要求新封诸侯只能带一定数量的士兵上任之国,具体数量记不清了,好像是三万,有兴趣的自己查查补一刀。项羽一共新封了13个诸侯,在咸阳的联军去掉水分就50多万,他和刘邦占一半,剩下一半里面最强就是张耳的赵军。张耳是刘邦当年故主,所以项羽是针对谁?就算这些人全部听项羽的,只带3万人上任,项羽也要给出去39万人,给他也留不下什么东西。

对付张耳,项羽肯定得手了。赵军里面,司马卬带人去当殷王,张耳的马仔申阳也带着人去当河南王。后来占领赵国的张耳被齐、代和陈馀联手攻打,毫无还手之力。失国之后直接就投奔了刘邦。

对付刘邦,项羽失手了。史记和汉书还有资治通鉴都有这个细节。刘邦只给项羽报了三万名册,然后“解散”军队。但是在他到汉中之国路上,不断有人投军,其中还包括项羽的郎中保镖。

最后,项羽只见到关中被祸害了,他是真没料到乌龟有肉不在头上。刘邦支持他分封,被封了个汉中王,气得要跟项羽火并。萧何拦着刘邦,让他找项羽多要了巴蜀二郡就答应。

项羽一把大火烧了咸阳,全天下就一早收了账本的萧何最清楚,那里有搞头。从秦惠文王吞并巴蜀算起,一百多年来,外面打成一锅粥,巴蜀就是世外桃源。

用数据来说明问题。有都江堰的成都平原拿出来算欺负人,就拿巴郡举例。

汉惠帝六年,长安建成之后人口普查,被迁了好几次关西富户的京兆郡户数十九万。

刘邦汜水登基的时候。韩国颍川郡有户数十万,刘邦觉得这是膏腴之地,不能留给异姓王。于是把韩王信北迁太原。

秦末汉初,巴县志记载,那个时候巴郡户数十三万。

在荥阳对峙第一年,关中旱灾,刘邦就是让老百姓“就食巴蜀”才扛过去。

项羽就是吃了信息不对称的亏。对这些一无所知,然后时势所迫,只能自绝于关中。西楚就是他的最佳选择。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anxianzx.com/xahj/11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