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缘酒杯”第一届新安文学大奖赛即将拉开帷幕
■黄晔诗歌近作五首
■现代诗歌的表现形式及大众化/黄晔
■以酒的醇真酿就诗行(评论)/洪哲燮
■诗商之间(评论)/江文波
(附大赛活动方案)
一、主办方:安徽缘酒集团
二、承办方:《新安文学》微刊
三、协办方:枞阳县作协、庐江县作协(筹)
四、时间:年元月1日——年6月30日
五、对象:面向安徽省境内(包括原籍)所有作家、诗人、文学爱好者。
六、体裁:散文随笔(包括微小说、微剧本)、诗歌(包括散文诗、古体诗词)。
七、要求:散文随笔(包括微小说、微剧本)不超过字、诗歌(包括散文诗、古体诗词)不超过4首(组诗不超过5首)。所有作品均要求原创首发,可一人多投,择优选稿。
八、具体办法:
1、投稿办法:本次大赛投稿邮箱为《新安文学》微刊投稿邮箱,(即:ljwxwx
. 现代诗歌作为诗歌的一种,是与古典诗歌相对而言,一般不拘泥格式和韵律。中国现代诗歌的发源可以追溯到清末,当时,一些从西方引进的诗作已开始用白话进行翻译,但是这些作品量不是很大,所以鲜为人知。现代诗歌名称,开始使用是在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主要流派有新月派、九叶派、朦胧派等。现代诗歌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与古诗相比,虽都为感于物而作,都是心灵的映现,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所以在现代诗歌出现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在文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地位,才华横溢的著名诗人也是不断涌现,如徐志摩、戴望舒、舒婷等等,那经典的现代诗歌作品更是让人在茶余饭后津津乐道、广为传颂。但时至今日现代诗歌早已不复当初,甚至在这个物欲横流、诱惑不安的社会里陷入了某种困境。笔者认为现代诗歌要想重新走向兴盛、走向繁荣,应当在表现形式上做一些改进。
一、传承古典诗歌的意境、美感与质感
中国的现代诗歌虽然是从古典诗歌传承而来,但比较多的是受到了西方现代诗歌观念与诗歌形式的影响。最典型的就是对十四行诗的采用。十四行诗是欧洲的一种抒情诗体,自文艺复兴之后,这种诗体在欧洲获得广泛的运用。中国的现代诗歌在兴起后也比较广泛的采用了这种诗体,比较著名的有冯至的《十四行集》等。
然而中国古代诗歌传统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影响也是非常有力量的。借鉴传统的自觉性与潜在性的影响构成了中国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的复杂的传承关系。这就造成了中国的现代诗歌深受中国古典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双重影响。但西方诗歌的观念与诗歌形式与中国古典诗歌有着较大的不同,现代诗歌并没能很好的将二者进行吸收融合。
笔者这些年尝试着进行十六行诗的创作,试图以现代诗歌的形式更好的传承古典诗歌的意境、美感和质感。而十六行诗在写作手法上也确有一定的的优点,如短小精悍,可分四段,每段四行,起承转合,易起兴易排列,使文字的表达方式更具有张力,不庸沓。从而更易于现代诗歌对古典诗歌意境、美感和质感的传承。当然这只是笔者的一些尝试,中国的现代诗歌要走出困境,受到更多大众的欢迎,还有许多路要走,对古典诗歌的意境、美感与质感进行更好的传承只是其中之一。
二、现代诗歌应该大众化、雅俗共赏
改革开放以后,现代诗歌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却由此产生了对现代诗歌这个艺术门类认识的分歧,即现代诗歌究竟应该是大众化,还是小众化?我想这一点不是谁说了算的,而是要用事实来说明。近几十年现代诗歌创作的实践已经证明,诗人只关心自己而不关心别人,缺少一种大众情怀和精神向往表达,只能产生大量琐屑的甚至晦涩的作品,要么故弄弦虚,那么无病呻吟,对现代诗歌的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即使是像中国古代诗歌代表人物李白、杜甫等人的作品,也大多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并非装腔作势故弄玄虚的吓人之作。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白居易。据说他的诗连没文化的老妇人也能听懂。我想只有这样的诗歌才有强大的生命力,才有广泛的影响力。
因此现代诗歌需要大众化其实已毋庸赘言。当然,“大众”并不是要包含所有的人,而是一种“多数”的指向而已。同样,“大众”也并不意味着要低俗,而是要做到能够雅俗共赏,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维护诗歌的自然生态,感情的美好与精神的提升,仍然是诗歌创作要极力提倡的。在当今的现代诗歌创作中,这一点尤为重要,这是诗人对时代、历史、现实的一种责任。
三、现代诗歌要注重现实性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里,电子信息极为便利,垂手可得.快餐文化应运而生,整个社会文化多趋于急功近利,浮夸浅薄。现代诗歌受其影响,诗歌作品的评价往往以语言形式来决定。大家都在追求所谓语言张力和表现力来写诗,越来越讲求语言形式美和纯技巧,用语精心雕琢,意象、象征、通感、暗示、禅语等语言字句充斥其间,而忽略了诗歌自身的抒情性和所蕴涵的思想价值,使诗歌的社会性、颀赏性和可阅读性弱化。现代诗歌在追求自身发展、顺应时代潮流的同时,要注意摒弃快餐文化的粗糙与浮夸,体现出诗歌所应有的现实性。以诗歌那独有的“音乐美、韵律美、节奏美”给读者以美的享受、灵魂的震撼,在这个物欲横流、诱惑躁动、快餐流行的社会里洗去几许污秽,还内心一片宁静、空明,在精神的世界里形成共鸣。如此诗歌方能不失其独有的魅力,长盛不衰!
笔者认为,现代诗歌应该传承古典诗歌的意境、美感与质感,且要大众化、时代感。有志于现代诗歌创作的作者,应该多创作一些让老百姓“易记、易懂、易唱、动听”(鲁迅语)的诗歌,多创作一些让老百姓喜闻乐见、积极健康、清新纯朴、昂扬向上和带有时代气息的诗歌。同时,诗刊及其它报刊的编辑也要多编发一些这样的诗歌。尤其是要大力倡导郭沫若、贺敬之、郭小川、艾青等诗人务实的诗风。以老老实实的态度创作和编发一些“关心群众疾苦,体察人民愿望,把握群众需要”的“为人民放歌,为人民抒情,为人民呼吁”(胡锦涛语)的诗歌。只有这样,现代诗歌才能扭转危机,摆脱困境;只有这样,现代诗歌才能适应时代的潮流,走向兴盛,走向繁荣。
作者简介:黄晔,男,年生,安徽枞阳人。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协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铜陵市作协副主席、枞阳县作协副主席、枞阳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青阳县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缘文化网创始人。现为安徽缘酒集团董事长,安徽缘酒文化博物馆馆长。在业内享有“诗商”之誉。已结集出版《叶子》《诗歌的远行》《一个人的穿越》《深夜的雨》《一路上的风景》《想起一座山》《我在这里等你》《十年等的一分缘》《夹杂着酒香的诗行》等多部诗集。
黄晔先生第九本诗集《夹杂着酒香的诗行》出版在即。他邀我作序,作为诗友,我慨然应允。
记得八九年前,我在一位做网络朋友处,第一次读到黄晔先生的诗,就被他短小清丽婉约的诗句深深吸引。我让这位朋友牵线,留下自己的诗集,一来二去,成了莫逆。以后,经常收到他的诗歌作品。
他是位忙人。旗下拥有一个年销三亿元订单的缘酒集团。他精心酿酒,更钟情酒文化:办了一张缘文化报,一家缘文化网站,每年举办一次缘文化节,都弄得风生水起。前几年,他掷下数千万巨资,建成了缘文化博物馆,规模之巨大,藏品之丰富,为当地人所瞠目。他的诗,大都诞生于夙兴夜寐之时,沾着浓郁的酒香。他的书法,如酒之烈焰。在他的缘酒坊里,出自他手笔的几十个不同笔法书体的缘字,让来访者耳目粲然一新。
作为一个习诗的同道,我当然对他的诗更有兴趣。
黄晔的诗,浸渍着浓浓的情志。这本诗集中的一百多首,大都是十六行,节节行行,无不都是在酒中浸泡,从情中发酵。人的各种行为,都是内心情感的表达,而诗歌更是内心情感的雷光电火。写情,诉情,表情,诗才有自身的灵魂,古今中外概莫如此。先秦《尚书。尧典》提出“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水,律和声”的观点,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情即感情,志为志向抱负,情与志的统一,构成了诗歌内核。黄先生的诗中的“小我”总是与他从事的酿酒事业的“大我”紧紧相连,与家国天下息息相通。他的创业艰辛,他的收获喜悦,他的理性发现,他的交友结朋,都与他的缘酒事业血肉一体。“夹杂着酒香的诗行里/总是酝酿着一份缘/黎明前的酒过醒目/猜想着红楼影绰/撕扯昔日绒衣/锦绣年华/布织小桥流水/孕育花好月圆……”《夹杂着酒香的诗行里》。他以“红楼”为意象,写他追求的成功目标,以“撕扯昔日绒衣”比喻他创业路途之艰辛,以“布织小桥流水”写他设计成功的途径,以“孕育花好月圆”写他的理想目标,真是字字吟来须捻断,文章不著一字空!看当今诗坛,嘈嘈杂杂,纷纷攘攘。一些诗作,卿卿我我,哼哼唧唧,不知所云。相比之下,立马可见雅俗高下。当前白酒市场低靡,酒行业竞争激烈,黄先生通过预测评估,确定“小而优,小而精”的发展战略,在酒的原浆酿造、质量品位研发上下大功夫,以突出重围,赢得市场一方晴空。他的这一发展思想,在诗中亦得到很好体现。他写顺遂,写困顿,写感触,写友情,无不顺手拈来,一星一点,均赋以浓浓情志。
黄晔先生从习古体诗上路,几乎是一至两年一本的速度,出版了十本现代诗集,洋洋洒洒千余首诗,诗艺也日臻成熟。诗歌是语言符号的全息系统,诗歌是诗意与诗艺的结合物,是内体与外相相融合的结晶体。花鸟虫鱼、日月星辰、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是诗歌的信息元素。经典古诗是源,现代生活体验和信息是流,离开源与流,诗就缺魂少魄,无所归皈。古人与今人审美情趣既有相同相通之处,也有迥异之点。黄晔先生不仅熟诵唐诗宋词,从中华文化宝库里汲取营养,还对文化各门类全面出击,而不是单纯囿于读诗写诗。他搞收藏,攻字画,学金石,习鉴赏。他入列中国作协、全国诗歌学会成为会员,加盟省书协成为会员。年逾五旬,仍保持一颗童心,与当下众多年轻人一样,天天离不开手机 从这里起步,在“诗”与“商”之间,应该是一片广阔无垠的天地。
作者简介:江文波,诗人、作家。
赞赏
人赞赏
防治白癜风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做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