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万字长文梳理光伏产业链

北京看白癜风哪个医院比较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目录

一、发展历史

二、光伏产业链

三、上游产业

1、重要耗材:高纯度石英砂

2、重要中间品:三氯氢硅

3、重要材料:多晶硅料

4、重要材料:特种气体

四、中游产业

1、产品:硅片

2、重要辅材:光伏银浆

3、产品:电池片

4、重要辅材:光伏玻璃

5、辅材:光伏胶膜

6、组件

7、光伏设备

五、下游产业

1、光伏电站

一、发展历史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太阳能发电(电池)始于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现将硅片浸泡过锂溶液后,再进行阳光照射,可以产生较为明显的电流,这个发明,为后期太阳能发电规模化奠定了基础。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以来,欧美等国意识到依赖原油问题会很大,因而开始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热潮。

1、两头在外,拥硅为王(-年)

首先是年,欧洲需求快速释放。我国光伏产业迎来真正快速发展,是从年欧洲国家出台政策支撑光伏发展开始。比如德国年光伏每度电补贴可达到6元人民币,而德国电网电价不到2元。因而德国需求爆发,电池供不应求,德国企业开始向中国出售生产装备和硅片,中国企业生产电池组件出口德国。

此时,光伏行业的主流技术为多晶硅,年,国内多晶硅生产技术突破。

作为核心原料,国内在初期并没有能力去规模化生产,当时的技术主要垄断在美、德、日的几家大厂手中,比如德国瓦克、美国MEMC、日本三菱。国内虽有企业生产,但由于技术难度较大,生产规模比较小。

改变这种现状的机构,是保利协鑫。年协鑫创始人朱共山在徐州创建了江苏中能,进入硅料赛道,实现核心技术突破。保利协鑫推动冷氢化技术的商业化,大幅降低了多晶硅原料成本。冷氢化技术是将四氯化硅在低温高压环境下转化为三氯氢硅。三氯氢硅占到多晶硅生产成本的27%左右。国内冷氢化技术大幅降低了多晶硅原料成本。之后不断扩产,成为国内硅料的龙头企业。年协鑫进入硅片赛道,生产多晶硅片。

但是,注意,这个时期,光伏产业有两个显著特征:

两头在外——我国的光伏产业仅中游发展迅速(年电池片产量占全球的46%左右),多晶硅料的生产技术主要掌握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国手中,国内中游光伏企业需要进口硅料,再将下游电池组件产品出口海外,导致“两头在外”;

拥硅为王——光伏带动的硅料需求快速释放,导致硅料价格飙升,从年的45美元/kg左右,上升至金融危机前的美元/kg。在欧洲需求兴起下,尚德、英利、赛维等中游龙头开始快速扩张,然而扩张结果是资产负债率不断上升,尚德电力年在美上市时资产负债率为16%,年资产负债率达到79%,上升63个百分点,英利更是年资产负债率达到%左右。

2、需求下滑,产业扶持(-年)

受国际经济形势、金融危机、欧债危机、贸易摩擦、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年至年全球光伏行业市场增速放缓,但总体呈现不断快速向上发展趋势。年下半年,行业基本面有所好转,同时在技术进步的驱动下,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欧洲传统光伏市场复苏,东南亚、澳洲、中美地区、南美地区及中东地区等新兴。光伏市场迅速崛起,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加速发展,光伏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同时,在补贴政策下,国内的装机量快速上升,装机量在17年创下历史新高,同时中国光伏产业链的竞争力大大提升。

3、补贴削减,行业出清(-年)

年和年,光伏行业受到美国调查、中国“5·31政策”的不利影响。

财政补贴缺口越来越大,甚至出现骗补现象,年的补贴标准开始下调,同时装机量开始下滑,光伏企业各产业链利润大大下滑。

前期“负债——冲规模——降成本——增加负债”的粗放增长路径,开始被逐步证伪,行业产能开始逐渐出清。行业转向通过提升技术降低成本的路径。

此阶段的典型代表是6年,单晶硅开始主导硅片赛道。在相同电池工艺条件下,单晶电池转换效率高于多晶电池;在相同组件尺寸条件下,单晶组件的功率高于多晶组件的功率,可以有效降低系统端的成本。实际上本身是单晶产品占据国内市场主流低位,但单晶硅片生产工艺复杂、成本较高,而多晶硅片工艺相对简单且价格便宜,使得多晶硅片逐渐成为主流。这种情况在6年左右出现反转,单晶份额开始迅速上升,并于年超越多晶,确定了主导地位。

单晶硅片能够实现反转,离不开隆基股份。年,当行业内绝大多数企业选择多晶路线时,隆基认为单晶路线才能使度电成本降至极低水平,因此坚定选择做单晶,但由于成本较高,单晶的渗透率一直不高。

隆基在年左右率先在单晶硅片的生产中使用金刚线切割技术(相较于传统的砂浆切割,金刚线切速更快、硅料出片率更高),推动单晶价格下降。制约单晶发展的成本问题,自此得到有效解决,单晶渗透率不断提升,而隆基也凭此奠定了其在单晶硅片的霸主地位。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年单晶硅片市场占比首次超过多晶硅片,达到约65.0%;年,单晶硅片市场份额占比提升至90%,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此时,受益于光伏装机成本大幅下降,年海外光伏市场呈现爆发增长状态,19年海外装机量达到84.6GW,同比增长44%。年,全球光伏市场新增装机量为GW,-年间新增装机容量复合增长率达到了33.87%;截至年底,全球累计光伏发电装机总量达到了GW。

4、平价时代、全球第一(年以来)

年海外虽然受到疫情较大影响,但装机量还是保持了正增长,装机量为85.8GW。近两年海外市场的需求爆发有效对冲了国内装机需求的萎靡,推动了全球这两年光伏装机的正增长。

根据IRENA报告显示,-年全球光伏发电度电成本从0.37美元/kwh下降到0.美元/kwh,下降幅度达到82%,且还处在继续下降的通道。过去十年间,组件价格下降幅度超过90%,这是导致光伏发电度电成本大幅下降的直接原因。

国内光伏产业在经过将近20年的发展之后,凭借低成本和规模化的优势,发电成本进入平价时代,甚至低于传统电价,截至年3月,国内太阳能发电占总发电量的比重为1.9%,较年有所上升。并且,光伏替代传统能源更为确定的逻辑在于——当前,新能源发电成本已经降至传统火电同一水平线。光伏发电相比火电,缺点在于其稳定性(白昼VS黑夜)。因此,如果要持续使用光伏能源,那么储能这个赛道,将是强逻辑,值得长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anxianzx.com/xahj/103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