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新安县 >> 新安发展 >> 新安汉函谷关

新安汉函谷关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每当吟诵唐朝诗人王昌龄的这首《出塞》时,不由让人产生一睹汉时关雄风的渴望。历史车轮滚滚,带走了多少功名与尘土,曾经的雄关,今又何在?位于河南洛阳新安县境内的汉函谷关,以“全国唯一留有关楼遗址的汉代关隘”屹立至今,仍可见一丝汉关风采。

由洛阳出发,沿国道西行20公里,就看到了这座两千年前的宏伟建筑。新安汉函谷关是历史上著名的关塞,也是丝绸之路自洛阳起点西行必经的第一关。

对于函谷关,或许很多人并不陌生。河南灵宝有一座函谷关,俗称秦函谷关,那里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亦相传是古代思想家老子著述《道德经》的地方。而河南洛阳新安县的函谷关,称汉函谷关,据说它是汉武帝时期,由灵宝的秦函谷关整体搬迁而来的。

函谷关东移这件事,在《汉书?武帝纪》中有记载: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年)冬,“徙函谷关于新安”。东汉人应劭对此进行了注解:“时楼船将军杨仆数有大功,耻为关外民,上书乞徙东关,以家产给用度。武帝意亦好广阔,于是徙于新安,去弘农三百里。”原来,汉函谷关是由楼船将军杨仆移来的。

杨仆是西汉名将,老家在宜阳南湾村,今属新安县的铁门镇。因为当时的国都在陕西,函谷关或潼关以西被称为关中或关内,以东则被称为关东或关外。杨仆虽然战功显赫,却因是“关外民”,不能获得关中的封地,于是他提出自己出资东移函谷关,并获得汉武帝的批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anxianzx.com/xafz/9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