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少其(-),广东普宁市人,笔名少麟,斋号,木石斋。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国画家、版画家、书法家、金石家、作家和诗人。他是20世纪中国画坛上极为罕见的修养全面的艺术家,在诗书画印等方面的成就及铮铮铁骨都体现了其“文以载道”的艺术追求。他启蒙于黄宾虹,发端于“新徽派”版画,成名于“新黄山画派”的艺术实践,升华于“丙寅变法”,大成于80岁后。他高度重视传统对现代的重要作用,不仅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中书写了浓重的篇章,更对21世纪中国画的发展做出了极具启示性的贡献。
赖少其有文人画家全面的修养,对于笔墨有很深的积累。大量的用色都是进口的水彩、水粉颜料,少部分丙烯颜色,是对西方的借鉴。用水大胆,用色浓烈。他的本色是诗人,既有视觉形式的追求,又有艺术意境的追求和把握,具有双重性。
上世纪中西文化纷争此起彼伏,他很少用语言表示立场和看法。他用作品实际表达了态度。我觉得赖少其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中国画20世纪末叶最重要的国画家。最后几年达到艺术的高度,为中国画的可能性他做出了探索。
我不认为赖老晚年的每一件作品都是无懈可击的,但这批作品是他“苍凉的欢愉,生命最后的绚烂”,这一笔绚烂,这最精彩的一部分作品,我认为在二十世纪的山水乃至花鸟画史上,是中国二十世纪最后的一位大师。我觉得在传统上,赖老是通过黄山,通过徽派,通过新安派、徽文化,以及黄山派,上追了明清乃至宋元人的一些传统。赖老善于学习,善于创造,他将这些全部消化、融化为自己的东西。
我还要特别提出的是,赖老对印象派包括后印象派艺术的借鉴,也是化于无形,我觉得他的作品中确确实实有塞尚、莫奈的影响。
大概就是年以后创作了张左右作品,代表他生命最辉煌的时期。我认为某种意义上代表中国画在20世纪末叶的高度,用生命最后的一抹灵光照耀了艺术的殿堂.
晚年不见得尽善尽美,探索给后人的启示意义更大。他的艺术的未来价值有待后人去理解和挖掘。他的意义不终止在他去世的年,而是开始在年。赖少其在近十年乃至二十年日益受到艺术后学的推崇。塞尚说真正的艺术之花只向少数人开放。当年的齐白石、黄宾虹如此,现在赖少其也如此。
作品欣赏: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