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庙宇文化特色庙宇介绍下

定海神针——鸭脷洲洪圣古庙

        

鸭脷洲洪圣古庙前两边,各竖有一支高50呎的龙柱,被称为“定海神针”。

年11月29日龙柱复修完工,并行开光仪式。

建庙缘起鸭脷洲洪圣古庙,始建于乾隆三十八年()。传说建庙者为顺德陈村的罟棚渔民,因得着海神洪圣大王的庇护,才可顺利来到香港一带作业,为酬谢神恩,于是建庙祀奉,祈求渔民出海平安。据说该庙枕于龙脉,故使鸭脷洲兴盛不衰。

20世纪初期鸭脷洲洪圣古庙

在古庙门前两米左右两边,各竖有一支高约50呎、直径一呎半的木柱,柱身绘有龙形图案,相传年已竖立,当年因在古庙对面蒲窝山岗建警署,和面对坟场,使当地渔民及居民深感不安,所以在庙前竖立两支称为定海神针的柱,安定民心。

鸭脷洲洪圣古庙现貌

庙宇建筑、文物及节诞鸭脷洲洪圣古庙是一座没有露天天井的毗连式四合院,但前殿与正殿间建有天井,并加设上盖,保留部分空间以便透光和通气。左右偏殿的正中均有露天天井分隔,使偏殿分为两个房间。

鸭脷洲洪圣古庙前殿屋顶上有一条精美,而且保存完整的广东石湾制花脊,装饰有19组神态十分生动的人物、走兽和花朵等陶塑。

洪圣古庙第一进的石湾花脊

每年农历二月十三日为洪圣诞,香火甚为鼎盛,岛上居民多来参拜及参加神功戏及巡游等活动,酬谢神恩。

年洪圣诞,为庆祝古庙周年,鸭脷洲举行大型巡游。

年,鸣芝声剧团为鸭脷洲洪圣诞演出神功戏。

运转乾坤——沙田车公庙

        

年华人庙宇委员会斥资约4,万港元建新庙,车公像由一个花牌大小摇身变成27米巨像。年进行优化工程,沙田车公庙在建筑风格上,遂成为一座破格的庙宇。

年完成优化工程后的车公庙

车公庙的由来        

车公庙建于何时已不可考,但据庙内碑记所载,古庙曾于光绪十六年()重修。又据嘉庆年间的《新安县志》已有"在县东九十里沥源村下有车公古庙"的记载。围绕沙田车公庙,历来主要有两个传说:

其一指乡民于车公庙附近立村时,发现村前为河流汇集之处,风水极佳,如能建庙坐镇,便可丁财两旺。村民于是集资建庙,供奉车大元帅。

另有指当年新界瘟疫横行,乡人研究典籍,知道宋朝车大元帅,不单平贼有功,所到之处,疫症即止。村民便向西贡蚝涌车公庙借神像围绕各村巡游,所到之处,疫症即止。自此,村民对车大元帅奉祀甚殷,为答谢神恩庇佑,每十年进行打醮,至今仍旧遵行。

车公庙旧貌

庙宇建筑经过华人庙宇委员会修葺和扩建之后。庙宇四面筑有围墙,正门两旁摆放了一对石狮子。庙宇为一进式的建筑,大殿名为“车公殿”,主殿两旁建有钟楼和鼓楼,前面的空地放着香案和庙宇重修的碑记。

原有的车公旧庙则位于新建筑之后,建于17世纪,曾于19世纪重建。

车公庙扩建落成碑记,记载了车公庙和沥源的沧海桑田。

年所立的碑記

节诞和活动车公诞每年有四个,分别为“正月初二”、“三月廿七日”、“六月初六”及“八月十六日”;其中以正月的头诞最为热闹,但不少市民为避“赤口”,多于“正月初三”前往车公庙参拜。

正月头诞善信上香的盛况(网络图片)

参考资料

        

天涯不晓生:《奇庙》(香港:次文化有限公司,年)。

尹国栋:《入庙拜神:游走香港庙宇》(香港:知出版有限公司,年)。

马木池、张兆和、黄永豪、廖迪生、刘义章、蔡志祥:《西贡历史与风物》(香港:西贡区议会,年)。

马素梅:《屋脊上的愿望》(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年)。

梁炳华:《南区风物志》(香港:南区区议会,年)。

梁炳华:《南区风物志(新修版)》(香港:南区区议会,年)。

黄惠琼:《澳水灵山》(香港:大澳文化工作室,年)。

廖迪生、张兆和:《大澳》(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年)。

赵广超:《不只中国木建筑》(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年)。

卫庆祥:《沙田文物志》(香港:沙田民政事务处,年)。

钟宝贤:《商城故事──铜锣湾百年变迁》(香港: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年)。

苏万兴:《图释香港中式建筑》(香港:中华书局,年)。

《太阳报》,年5月31日。

《香港商报》,年7月30日。

《苹果日报》年3月10日。

《苹果日报》,年11月30日。

华人庙宇委员会网页

        

推荐阅读:

香港庙宇文化——建筑史地

香港庙宇文化——建筑装饰

香港庙宇文化——特色庙宇介绍(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anxianzx.com/xafz/66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