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和3日,一场徽州方言达人大赛在屯溪精彩上演。听徽州的约30位男女达人在台上用歙县、休宁、屯溪、绩溪等地方言土语,一本正经的读诗、讲故事、说民谣,别有趣味,场景也很生动。
对徽州方言颇有研究并做过抢救性保护的许琦女士作为评委之一,称赞这是一个好活动,她说:“没什么比说徽州方言让你记住乡愁了,没什么比徽州话更让一个徽州人迅疾地回归徽州的民间味道了。”
点击蓝色标题阅读相关文章
徽州方言是神秘有趣的“民间密码”,古汉语...
现场,有绩溪朋友上台用方言讲了一个段子,大意是有外地人来要吃的,老人用方言说“mian(恕不知道这个字怎么写,反正是没有的意思)”,外地人以为说面,称面也行啊。老人不满的说“都ganmian了”,这位客人说冬瓜面也可以。
方言,代表了一个地方的语言和文化,有着独特的音韵律调。没有了方言就没有了乡音,没有了方言就少了一份同乡人的亲切。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普通话的逐步推广,方言正渐渐受到冲击,不少人都不会说,甚至听不懂方言,方言保护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这些年,黄山市及区县(包括联合绩溪、婺源)档案部门为抢救记录徽州方言,做了大量工作,徽州方言也曾登堂入室,在国内屡有展示。此次,黄山市举办这一方言大赛活动,也展示了地方特色语言的魅力,也是一种徽州方言的传承与保护。
不过,这次是屯溪北大商场等办的活动,感谢企业能有这么好的保护传承方言意识。
此外,现场的参赛者发自内心的感慨也让人动容,如屯溪阳湖一位60多岁的老人称,现在想教孙子孙女方言了。现在人不重视方言,很多年轻父母反对孩子学方言,认为这影响学普通话发音,很多老人也跟着孩子用方言说别扭的普通话,闹出无数笑话和尴尬。其实,说好徽州方言,上学后有专业老师教普通话标准发音,并不会对说普通话有多大影响。
歙县岔口一位女士也称,现在常带孩子回农村,让接触适应方言环境,受到熏陶,不忘根本。
这些普通徽州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比一些年轻父母及地方官员高多了。其实,小编这一代从农村出来的都会说方言,也没见在城市交流和社会交往中有多少语言障碍。有些出国或在大城市打拼的,也过的很好。央视及各省市的那么多主持人,难道从小就不会一些土语吗,也没影响他们在电视台潇洒自如?更何况,现在就算播音主持也讲究特色,会方言倒是一种特长。至于做官做学问或做生意,只要你成功了,谁会笑话你普通话说不好。
我们这一代人,大多从农村或城镇来到城市谋生,自己明明有些乡土气息,很多人不以这种乡土为文化之荣光,却当做了负担,甚至还有内心的自卑,觉得不如城市长大的普通话标准。
讲好普通话确实重要,但因为此就对方言有抵触或弃之敝履,其实也是一种内在的自卑和对普通话盲目的崇拜,或说是把普通话与方言绝对对立的误区了。
归根结底,要学好普通话,也要学好家乡的语言。
此外,许琦女士也通过其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