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东城逛胡同丨前后永康胡同的点滴变迁

前永康胡同明朝属北居贤坊,称永康侯胡同

因永康侯徐忠的住宅在此而得名

清朝属镶黄旗,乾隆时称前永康胡同

宣统时称观音寺,观音寺系明天顺年间所建寺庙

民国三十六年()西段改称观音寺

东段改称前永康胡同,年后沿称

年整顿地名时将观音寺并入,改称前永康胡同

胡同内7号院、9号院为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相传此宅院为清末太监李莲英所盖,年后徐海东和陈毅先后寓此。

前永康胡同全长米

东起北新桥三条,西至北新胡同

南与前永康一巷、二巷、三巷、四巷、五巷相通

北与北新一巷、三巷、后永康胡同相通

后永康胡同全长米,清代属镶黄旗

前永康胡同位置图

后永康胡同位置图

老北京胡同变靓了

“一街一巷”、“一砖一瓦”

散发出文化古都的韵味

在此次“百街千巷”整治提升工作中

前、后永康胡同拆除违法建筑

封堵“开墙打洞”、危房修缮重建

并对沿街立面的“门、窗、墙、牌、

匾、檐、线、管、罩、绿”

等十要素进行整治提升

前永康整治前前永康整治后

为保证修旧如旧、提升施工工艺

选用有文建古建修缮资质的施工队参与工程

并聘请业内古建筑专家担任技术顾问

这些工匠大都具有较强的文物保护意识

和古建筑施工经验

曾参与过故宫博物院、清西陵、

沈家本故居等多项古建仿古工程

(邀请从事中国古建筑施工、研究、设计、教学近50年的古建专家马炳坚对雍和宫大街、前永康胡同后永康胡同的整治提升情况进行交流)

前永康整治前前永康整治后

后永康胡同等多处院落建筑

属大木结构、合瓦屋面

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多种古建修复手法

还需要进行多道工序

显出‘真砖实缝’效果

后永康整治前后永康整治后

在施工工程中为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加强文明施工管理

建起了临时的“封闭式建筑垃圾存放站”

设置自动雾化喷淋降尘系统

污水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保证了前后永康及支巷等17条胡同的

垃圾临时存放问题

临时的“封闭式建筑垃圾存放站”

存放站内的自动喷淋系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根据居民需求调整完善施工方案

后永康胡同18号院

重新修葺了台阶和护栏扶手

老人出行上下台阶方便了

胡同整治并不只是简单的风貌恢复

更是一项以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的民生工程

后永康整治前后永康整治后

以往在相对狭窄的胡同拐角处

车辆交错通行时,很容易破坏拐角

采用了不同形式的石材或铁艺作护角

再涂刷浅灰色的涂料

很好地起到了防撞功效

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得到周边居民的称赞

后永康胡同的两位居民还送来

“心诚业主善,技精众人颂”的锦旗

前、后永康胡同进行了

部分架空线改造入地

新安装了路灯

胡同上空敞亮了

环境有了很大的提升

后永康整治前后永康整治后

昔日私搭乱建的小煤棚、彩钢房不见了

密如蛛网的电线隐身到线槽盒

杂乱无章的废弃堆积物也被美丽的花坛所取代

在前永康社区举办的年画手工活动

通过绘画再现了前、后永康胡同整治成果

因此居民画起来也倍感亲切

老街坊们用画笔认真描绘着胡同的变迁

施工一砖一缝独具匠心

居民一点一滴记在心里

我们一期一会回看胡同变化

感谢|东城区北新桥街道

东城

记住我,东城区百街千巷。

我负责让东城颜值飙升,你负责在东城幸福生活。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anxianzx.com/xark/56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