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开春节人潮到香港探寻这些鲜为人知的景

点击上方香港传真一键获取港澳资讯

香港资讯·本期导读春节香港人太多,不如到这些地方看看吧!

中国移动香港「CMHK影赏拍奖·年味赏」继续进行中!!这几天,我们将继续在与春节有关的主题推文中,选出部分投稿照片在文章中进行展示,与大家分享满满的年味~还没有来得及参加的朋友可以按照文末的流程进行投稿参与哈~

香港是亚洲国际都会,每年游客量都高达多万,然而很多人对于香港的印象还停留在买买买、维港和山顶等“老三样”。其实,香港是一个非常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早在年前,香港已有先民聚居;从19世纪中至20世纪末,香港历经了多年的殖民统治,在独特的历史背景下,东方传统和西方文化兼收并蓄,给香港留下了很多历史古迹,有庙宇围城,也有教堂高楼。

目前,香港共有逾百个法定古迹,如果觉得春节香港人挤人,不如到香港各区游览,感受香港中西荟萃的文化色彩。以下略举八个例子,更多的古迹还要大家慢慢探寻哟!

一、包租婆的“大本营”

还记得周星驰《功夫》中那个被包租婆规定一、三、五停水;二、四、六间歇性供水的“猪笼城寨”吗?它的原型便是香港传奇的九龙寨城。

一八四七年,清廷修建九龙寨城,驻兵数百,以加强海防。城墙用花岗石条构筑,有六座了望台和四道城门,南门为正门。日占期间,城墙被完全拆毁,作扩建启德机场的建筑材料。

这里曾是英国割占而中国行使领土主权的“界中之界”,“三不管”地方,寨内环境恶劣,也流传过许多故事。由于警察从不踏足此地,到了70、80年代,九龙寨城附近的治安愈发恶化。诸多劫匪光天化日下公然抢劫,只要转身逃回寨城,警察便无力追击。乃至,澳门、台湾、马来亚一带的各色通缉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都会远道赶往香港九龙寨城寻求庇护。

一九八七年政府宣布清拆寨城,于原址兴建公园。在清拆期间,曾进行考古勘查,发现寨城东门和南门的墙基和石板通道保存完好,并在南门原址发现两块石额,上刻“南门”和“九龙寨城”等字。南门遗迹原地保留,供游客和市民参观。

二、侯王古庙

这是一个跟九龙寨城扯得上关系的古庙。

根据庙内铸于清雍正八年(即一七三○年)的古钟推算,九龙城侯王古庙大概建于一七三○年或以前,以供奉杨侯大王。该庙于一九二八年由华人庙宇委员会接管。

清廷在一八四七年至一八九九年驻军九龙寨城期间,寨城的官将多曾于侯王古庙参拜。侯王古庙是本港少数庙宇仍保留了大量与九龙寨城有直接关系的历史文物,例如由首任九龙巡检司许文深于一八四七年所捐的香炉。此外,其他着明的文物如一八八八年的“鹤”字石刻,至今仍可见于庙后的巨石上。

侯王古庙建筑群座落于石砌高台之上,包括庙宇主建筑及其后加建的厢房、凉亭、刻石等。庙宇前方建了一座独立的凉亭,其歇山顶以精美的花岗岩石柱和木梁架支撑。神坛设于庙宇的后殿,是敬拜侯王和其他神祇(如观音)的地方。后殿的山墙采用了“五岳朝天式”设计,在香港甚为罕见。

三、香港历史最悠久的西式建筑

旧三军司令部

从九龙来带港岛,你会发现建筑的风格产生了变化。位于港岛的旧三军司令官邸建于一八四四至四六年间,是香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西式建筑。这座大楼原名“司令总部大楼”,为德己立少将而建,约于一九三二年易名为“旗杆屋”。在一八四六年至一九七八年期间,除在日占时期(一九四一至四五年)为日军占用外,均用作驻港英军总司令的官邸及办公大楼。

旧三军司令官邸楼高两层,属希腊风格复兴期的建筑,又因应本港的气候环境,建有宽阔的游廊。在过去百多年间,建筑物曾经多次修缮。前巿政局于一九八一年接管这座建筑物后,便按照其十九世纪面貌重修,并改建为茶具文物馆,于一九八四年开放供市民参观。

四、香港大学建筑群

同样位于港岛的香港大学本部大楼由著名巴斯裔商人及慈善家么地爵士捐资兴建,是校园内最古老的建筑物。大楼于一九一〇年动工兴建,至一九一二年落成。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本医院。日占期间(一九四一至一九四五年)后期,大楼遭受严重破坏。大学直至一九四六年十月才复课。

这座楼高三层,比例匀称,由多条古典的爱奥尼式花岗石石柱支撑的红砖大楼,布局工整。大楼以正面中央的钟楼作为中轴线,每边各建角楼两座。入口门廊和东、西两面的女儿墙上均饰有三角形山花。

另外,香港大学多座建筑也被列为香港法定古迹,现在地铁直通香港大学,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前往一探。

五、旧上环街市

旧上环街市原有南北两座大楼。南座位于皇后大道中,于一八五八年落成,并于一九八〇年拆卸。北座大楼建于一九〇六年,面积比南座小,建筑风格属爱德华式,角楼外墙有带状砖饰。自邻近的市政大厦于一九八九年落成后,大楼开始空置。其后修葺改建成传统行业及手工艺中心,目前由市区重建局管理。

如果进去探索一番,一定会发现惊喜哟!

六、鹤咀灯塔

大家或许熟悉澳门的东望洋灯塔,但是实际上香港也有不少灯塔。虽然鹤咀为自然保护区,难以接近只可远观,但这座灯塔也有着自己的小故事。

在一八七五年四月十六日启用的鹤咀灯塔位于香港岛东南面的香港鹤咀上,是香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灯塔。

鹤咀灯塔的英文名称为“德己立角灯塔”,以纪念一八四三至一八四八年间香港第一任副总督和驻港英军总司令的德己立少将(一七八四至一八五五年)。一八九三年,横澜灯塔落成启用,鹤咀灯塔从此失去其原有的功能,至一八九六年停止运作。一九〇五年,当局决定将鹤咀灯塔上已停用的一级号灯及其附属设备迁往青洲,以取代青洲灯塔的的四级号灯。及至一九七五年,鹤咀灯塔改为自动化操作,灯塔的灯光再次亮起。鹤咀灯塔是一座由花岗石筑砌的圆筒形建筑,高九点七米,灯塔底座和拱形入口均由粗琢石块砌成,入口的铁门上方饰有几何图案,别具特色。

七、在石刻中寻找三千年前的香港人

香港大多数古代石刻都濒临海滨,石壁石刻却离开海岸约三百米。相信此处昔日也是海边,其后海岸变迁始成今日之地貌。石刻纹饰由正方及圆形几何纹构成,与古代青铜器上的图案极相似。故此或可推断,这石刻大约是青铜时代,即约三千年前,由本区先民所刻凿。

香港另有蒲台石刻。一直以来,香港渔民都流传说蒲台上有数组石刻。终于在六十年代,在该岛的南端发现了一组石刻。该石刻分左右两部分,石刻由一条阔七十厘米的石缝分隔。纹饰各异,左边的一组状似动物和鱼,而右边的一组则由螺旋纹连结组成。

八、在炮台下考古

香港东龙洲炮台位于东龙洲东北面,俯瞰佛堂门海峡。据《新安县志》记载,东龙洲炮台是为了防御海盗而于康熙年间(一六六二至一七二二年)兴建。但亦有资料记载,炮台为两广总督杨琳于任内(一七一九至一七二四年)下令建造。

炮台呈长方形,外墙长33.5米,阔22.5米,围墙高度约为三米,入口设于北墙。炮台有营房十五所及大炮八门。炮台建成后,一直驻有守军,及至十九世纪初,海盗日益猖獗,而炮台位于孤岛上,补给和支援困难,遂在一八一O年被九龙炮台取代。

炮台修缮工程于一九七九至八二年期间进行。当进行修缮工程时,古物古迹办事处在义工协助下,在炮台内部进行有系统的考古发掘工作,出土器物数量甚丰。

逢周六日,大家可以乘坐西湾河的街渡(一种渡轮),前往东龙洲。

在香港,有着上百处法定古迹,他们可能深藏于香港不为人知的角落,或者如香港大学、尖沙咀钟楼、香港天文台这般大隐隐于世。这些极具历史底蕴的古迹,是香港的另一面,值得探寻。春节到香港,何不避开涌动的人潮,到这些地方看看走走,同时与朋友们分享这与众不同的香港故事呢?

香港传真整理

读者们的“年味”分享

介绍完了香港过年的好去处,让我们来看看读者们是怎么过年的吧?这几天,许多读者通过「CMHK影赏拍奖·年味赏」向我们进行投稿,分享他们的春节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读者投稿(Dereklam)

读者投稿:(骆建栋)时代广场—传统与摩登融合的年味

读者投稿(好好):花市是最有年味的地方,除了热闹的人群,还有各种好寓意的植物,而大吉是新春最好的代表,寓意吉祥。

读者投稿(JudyLo):办年货、逛花市,怎少得行花墟买靓靓年花装饰屋企。祝大家鸡年行大运,事事顺心!

读者投稿(FanFan):中国人最注重农历新年,大年三十行过花市和家人买年花回家。兰花近年非常流行,深受大家喜爱。

参加“年味赏”分享照片

华为Mate9我们免费送啦!

还没抢到敬业福??忘了它吧!中国移动香港「CMHK影赏拍奖·年味赏」摄影比赛即日开启,分享年味赢大奖!只需简单几步发送带有传统农历新年气氛的照片,即可参加活动。经过初评,将会有30个优秀作品交由粉丝进行投票。

★活动冠军:

可获赠华为Mate9(价值HK$)一部

★活动优异奖(共10名):

每人可获赠ChinaMobileA1s一部

前名活动参与者还可获得免费iLovePhoto「10张相片冲印」兑换券(包括香港及内地寄送)。随时随地上传相片,安坐家中,相片就会自动送到你手上。让捕捉到的年味,成为摸得到的美好记忆。

优秀的摄影作品还有机会于年味系列文章中进行展播!

「CMHK影赏拍奖·年味赏」要如何参加?

(敲黑板划重点啦!)

步骤1.长按识别下方







































白癜风好治么
白癜风早期有什么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anxianzx.com/xajq/1175.html